第一卷 性情篇 第十章 心箭酒弓(2 / 2)

酒顯人,酒驗人。所以莊子在《列禦寇》中說: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側,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所以諸葛亮在《將苑》裏說: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谘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問之以是非而觀其誌。

酒,原是了解人、管理人的妙器,幫助人看穿人的社會偽裝,顯示人的真本性。譬如即使是做到了大官人的張元幹也有詩人的本性,因為"醉來贏取自由身",惜在未全自由,而若真自由時,便有了詩仙"李太白"、"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當然也少不了"草聖"張旭,酒醉之後不但有了無數流芳千古的文學藝術佳作,有了美景醉翁亭,還有了人味兒的哲學,有熟悉的莊子,也有遙遠的尼采。

曾在 2010年初,參加浙江一家民營企業年會,現場一件事情至今難忘。

孫姓經理,一位戴眼鏡的山東漢子,是位大區負責人,席間喝了很多,看上去是真醉了。搖搖晃晃地來到主桌,滿滿一杯至少二兩的 52度白酒,居然摟著董事長的脖子,緊緊地,高八度的聲音:"我們要幹好,老板你要喝好!你一定得喝!"周圍人被嚇得夠嗆,拉拉扯扯也拉不開他,一直保持矜持狀態的董事長居然真的一口喝掉同樣多的一大杯,倆人一起癱倒……事後董事長提拔了他,一再誇他:"這個人真有情有性,靠得住!"

深度接觸過上百家企業,從幾百萬的到幾百億的,發現喝酒比較厲害的單位,似乎內部溝通不錯,執行力也比較強。

無酒不成宴,這人世間哪個"宴"沒有故事沒有局呢?家宴國宴生意宴,午宴晚宴接風宴,婚宴壽宴答謝宴,端起的酒杯盛滿心意,或過其言,或半其言,或無言勝有言。高明者酒前話多說清,酒後話少說精;糟糕者酒前話少,酒後話多,很多。

酒品如人品,亦如美酒、假酒、愁酒、苦酒乃至毒酒,內裏包含的是人的各樣心思。所以要麼不喝,要喝就得有份兒講究,有人形象地概括了喝酒的"八榮八恥",是有一點道理的。主要有:以喝鬧酒為榮,以喝悶酒為恥;以盡興喝酒為榮,以能喝不喝為恥;以有男有女喝酒為榮,以全是爺們喝酒為恥;以酒後有陪送為榮,以酒後自駕車為恥;等等趣話。

人體中百分之六七十是水,喝,乃是生存第一動作,喝酒、喝茶、喝咖啡,都見人情。交往很多人後,見識很多場麵後,隱隱地,總覺得在中國彌漫的咖啡香味裏,多少含著一點勉強,含著一種虛偽。還是茶,還是酒,白酒,最能喝出中國人的真人情!要是有那麼一天,中國人終於開始說"每天一杯白酒,有益身體健康"了,那該多好。

(關於白酒和葡萄酒的話題,在我的《價值:反說。正說 .戲說》裏有不少議論。)

酒,對於人情緒的發揚和激勵,助興更添興:讓愁悶的更愁悶,讓生氣的憤怒起來,把深藏的揮發出來,把開心發酵成興高采烈,把沉默不語蒸餾成豪言壯語、胡言亂語。所以東漢許慎在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裏注釋: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

水是人的生命之源,中國人說酒不應該離開茶。是茶,不是咖啡!

酒的本事是激化人的情緒,讓人衝動起來,茶的本事則是改善人的情緒,讓人平和下來。酒生激情,茶養閑情,一剛一柔,中國人聰明地發現了它們,還讓它們成為自己的人生佳侶,潤澤人生。

【附注】文中所引南宋張元幹詞,全詞如下:《瑞鷓鴣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韻》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餘春。風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須我輩人。雨後飛花知底數,醉來贏取自由身。該詞係作者名作之一,曾被作為高考題目。網上有不少酒文化的文章引用時,作者被誤為張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