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性情篇 第十章 心箭酒弓(1 / 2)

第一卷 性情篇 第十章 心箭酒弓

酒是人情水,無水則死,水潤而枝繁葉茂,水多則成災成澇。酒杯一端天地寬,酒杯一停人缺情。

情生酒起,情抑酒停,說人情難離酒話題。本文這個標題,是我 2010年歲末在第二屆"長江文化與酒文化論壇"上的發言,比較喜歡,後經《國家名酒評論》編輯整理發表。

剛才大畫家傅二石先生說,往往酒後見天真,那說的是人心耐不得酒的洗禮,幾下便盡顯本色,再難心計。

剛才書法家現場潑墨揮毫,"花看半開,酒飲微醉"八個大字滿場生輝,文人們喜歡這句話,恰恰是自己真的麵對美酒時做不到的,凡人若能事事恰到好處,便已不是"人"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才是真人性,真人情!

"心懸天地外,興在一杯中",酒的性格天生有一種讓人解脫的能耐。一杯酒下肚,原來的憂愁可以不在乎,原來的拘謹也可以超越,難怪有那麼多人借酒消愁,大醉醒後,大笑忘懷。當然其中有些人的結果卻是"愁更愁",原來是酒像是一個弓,把心情之箭射回到了自己的心上,那原有的情傷得更重了。

人們時常掛在嘴上的--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悶,酒壯慫人膽,倚酒三分醉,酒後吐真言,那是心靈的羈絆被解開了,所以更暢快更迅捷地表達,宛如離弦之箭,酒真的是好弓啊!

至於酒後失言、酒後亂性,那是心之箭射錯了目標而已。

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的神力把他的心靈之箭射進了數十億顆心靈,震撼千年,誦讀起來,更可以找出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而酒後讀起來,恍然間我們也能和他們心心相印,這便是酒弓的神力。

在座的老板是內行,這麼多年來,白酒大戰從未消停過,鬥品質、鬥廣告、鬥品牌、鬥文化、鬥曆史、鬥概念、鬥渠道、鬥促銷,營銷嘛,就是對著人心下刀,從清香濃香醬香兼香,再發明什麼綿柔香馥鬱香芝麻香,香得老百姓暈頭轉向。從"讓人想家"的孔府宴酒到"喝出男人味兒"的衡水老白幹,從"世界的五糧液"到"男人的情懷"的洋河藍色經典,如今河南的宋河酒,打出了全新角度的概念--中國性格,我前不久受一個叫"肯定酒"的瀘州產白酒邀請,憋了半天,就想了句"中國人的情緒白酒",人性人情,覺得這才是越來越貼近酒之本性了。

嘿嘿啊,相形之下,大聲呐喊的"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和"國酒茅台",就少了不少的"人情味"了,所以沒法朋友交情喝。

酒性,本來就不是香型,也不是品牌,更不是"文化"嘿嘿忽悠出來的文化,酒性即人性也!人性本心,情性、情緒、性格,歸結於心。隨著社會生存壓力的與日俱增,酒的宣泄作用也會日益突出,這其中更以白酒為甚,微醺之際,什麼功名利祿,什麼得失分寸,一時間都可以全數拋開。"舍得之間,感悟智慧人生!"真男人的本性之心,最易被酒之弓高高地繃起,於是自古酒色不分家,於是當今在中國賣得好的酒,白酒啤酒葡萄酒,廣告宣傳裏一般都有美女閃現,妖嬈,哈哈!

酒是情緒,更是追求個性和心靈解放的生活體驗,所以少說些道理概念,別來什麼自賣自誇,隻要喚醒人心,激勵人情,與時俱進,就是最受歡迎!

連續兩屆參加論壇,很激動,今天獻上一副對聯助興:

無酒不成席,一年一度精英聚;

有品方為牌,萬言萬語大家抬!

兩年多過去了,現在再看當時這段即興發言,依然很帶勁兒,有激情,也就抄下來拚湊在這有些閑情的書裏吧。

酒不是靜物,不是冷物,乃是讓人激動的玩意兒,所以酒行業、酒市場當然就是最熱鬧的,比之一些冷行業,從來沒停止過熱鬧,甚至是胡鬧。理所當然地,在這個圈子摸爬滾打久了的人,名副其實成了營銷高手,人情專家。

這些人還隻是借酒圖個錢圖個名而已,更有厲害的是借酒圖天下的,在中國曆史上也不乏豪傑英雄,無人不曉的那是鴻門宴,那是"青梅煮酒論英雄",那是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那是康乾盛世的"千叟宴"……當年給大學生講溝通方麵的課程,提問常用的溝通工具有哪些,大家首先提到的多如手機、短信、 QQ、 E-mail之類,而給營銷人員講授同樣主題課程的時候,大家提到的溝通工具,最多的、最突出的,是錢,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