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決勝時刻 3.隆美爾重返北非
1942年10月24日那一晚,英軍第30軍為保障第10裝甲師向前推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英軍第10裝甲師的進攻仍不順利,該師對這次進攻的可行性沒有任何把握。
第10裝甲師的態勢是:第24裝甲旅在右、第8裝甲旅在左,其左翼由隻剩下兩個坦克團的第9裝甲旅掩護。第10裝甲師的受阻是因為山脊上的雷區縱深比預計的要大很多,並且德軍的火力十分猛烈,第10裝甲師的隊形都被打亂了。此時,德軍又向第24裝甲旅的正麵發動了進攻;在第8裝甲旅前方的一個通道出口被德軍用炮火封鎖了。
22時,德軍轟炸機空襲了英軍第10裝甲師,使第10裝甲師的局勢更加混亂。英軍坦克群擁擠在一起。該師運送燃油和彈藥的大量卡車,正在大火中燃燒,成為德軍炮火的最好靶子。英軍炮兵部隊為了避免德軍的炮轟而遭受更大的傷亡,他們分散開來。結果,英軍的掩護炮火越來越遠離停止前進的第10裝甲師。
在第8裝甲旅的正麵上,盡管英軍騎兵隊已經通過了通道,但該旅擔心天亮時從雷區衝過去的坦克可能到達米泰裏亞山脊暴露的斜麵上,英軍坦克容易被德軍逐個瞄準摧毀。
英軍第8裝甲旅旅長卡斯坦斯於10月25日淩晨向師長蓋特豪斯請求說,第8裝甲旅應該撤回到東斜麵比較安全的地帶。
蓋特豪斯也向上級提出了同樣的建議,最後逐級上報到蒙哥馬利那裏。
蒙哥馬利認為這才是英軍在戰役中的真正危機。蒙哥馬利決定叫利斯和拉姆斯登等人於10月25日淩晨3時30分前來開會。
在會議上,蒙哥馬利向部下們重申,他的計劃必須無條件執行,絕不能撤退。從此,蒙哥馬利對拉姆斯登的指揮能力更加懷疑了(後來,英軍占領班加西時,蒙哥馬利解除了拉姆斯登的軍權)。
麵對嚴峻的戰局,蒙哥馬利認為必須對軍事部署作出調整,他在會議上宣布:
第一,作戰任務不變,不過馬上改變進攻方向。第30軍原地堅守米泰裏亞山嶺,不準向西南開進。
第二,澳大利亞第9師擔任主攻,向北朝海岸進攻,開辟新的進攻通道。新西蘭等師返回休整。
第三,第10裝甲軍從奪取的橋頭堡處,向西進攻。
第四,第10裝甲師從新西蘭師防區撤離,緊跟第10裝甲軍。
蒙哥馬利的這一決定後來被證明對戰役的取勝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次會議是阿拉曼戰役的重要轉折點。
會議結束後,蒙哥馬利把拉姆斯登單獨留下一小會。蒙哥馬利對拉姆斯登說:“憑什麼步兵或騎兵可以不計傷亡,而裝甲兵卻要撤退!如果你或者蓋特豪斯不繼續進攻,我將派別人代替你們。”
利斯和拉姆斯登等人根據新的命令立即行動了,蒙哥馬利回到指揮部,靜候佳音。
這次會議也是二戰期間英國裝甲部隊的轉折點,從此,蒙哥馬利不敢再讓裝甲部隊擔負獨立的作戰任務,隻讓它們在各兵種的作戰行動中擔負部分任務,並不斷給裝甲部隊施壓。過去,英國的裝甲部隊指揮官們習慣對上級的命令評頭論足,從這次會議以後,像這樣的事再也沒有發生過。蒙哥馬利指到哪裏,裝甲部隊就進攻到哪裏,英軍坦克更富有進攻性了。
10月25日的戰鬥仍在激烈進行著,在南翼進攻的英軍第10裝甲師被德意步兵部隊死死地拖住,直到清晨仍然不能前進。
很多英軍坦克仍停在米泰裏亞嶺背後,被行動遲緩的步兵堵在後邊,陷入狹窄通道內無法前進。
第13軍在南麵的進攻也遇到了強大的阻力,無法通過德軍的地雷區,被迫停在德軍的主陣地前。
10月25日清晨7時50分,隆美爾登上飛機,10時飛機飛抵羅馬機場。
林特倫將軍在機場等候,一看到隆美爾,他神色慌張地向隆美爾報告:“部隊剩下的燃油隻夠3天戰鬥消耗了。”
隆美爾生氣地說:“我走時部隊的燃油夠用8天。這麼多天沒打仗,現在至少夠30天的燃油才對呀。”
林特倫說:“這都怪我,前幾天我才休假歸隊。在我休假期間,意大利政府對後勤補給工作又鬆懈了。”
隆美爾氣得大喊:“意大利人必須采取一切緊急措施,包括動用潛艇和軍艦,把燃油及時運到北非。快去通知他們!”
上午10時45分,隆美爾從羅馬機場登上飛機。下午兩時45分,隆美爾所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克裏特島機場上,飛機需要加油。德國空軍第10軍的瓦爾道將軍在機場跑道上等候著隆美爾。
瓦爾道板著臉,把一份阿拉曼前線的最新情報遞給隆美爾:“防線的北部和南部同時遭到英軍裝甲部隊的強攻;經過再次尋找,我們找到了施圖姆將軍的屍體,將軍死於心髒病突發。”
隆美爾轉身剛要登機,瓦爾道將軍馬上攔住他說:“您白天絕不能乘坐這架亨克爾轟炸機,它會引來英軍戰鬥機的。”隆美爾也知道事關重大,立即改乘一架高速的多尼爾新式轟炸機,立即飛往埃及。
下午5點30分,多尼爾轟炸機在埃及的一個小機場降落。一架斯托奇飛機早已等候在機場,隆美爾立即改乘斯托奇飛機繼續向東飛去,直到夜幕降臨才著陸。他又乘指揮車沿海岸道路向阿拉曼前線急馳。此時,遠處的天空被阿拉曼的炮火照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