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決勝時刻 2.發動粉碎性的進攻
“非洲軍團”急需的軍需物資都是從其所占領的港口長途跋涉運送過來的——從大約480公裏遠的托布魯克,從大約960公裏遠的班加西,從長達1920公裏遠的的黎波裏等幾個港口運送。
在漫長的運輸補養線上,“非洲軍團”的車隊經常遭到英軍的空襲。短短3個月,英國潛艇和轟炸機就擊毀了20艘德國和意大利運輸船。隆美爾每個月急需3萬噸給養,可是實際每個月隻能得到6000噸。
隆美爾當時之所以帶病離開前線,是因為德軍情報機關人員分析,依據收集到的情報,英軍在未來幾周內絕對不會大舉進攻阿拉曼防線。
1942年9月24日,隆美爾路過羅馬時,與墨索裏尼簡短地會談了一次。雙方就北非的補給問題再次交換了意見。
隆美爾請求墨索裏尼向北非的“非洲軍團”提供足夠的軍需物資,否則“我們就會失去北非”。
隆美爾走了以後,墨索裏尼對身邊的人說:“他的病完全都是被英軍嚇出來的。”
事實上,隆美爾一直被各種疾病所折磨,除了患有血循環障礙症和白喉症以外,還患有慢性腸胃潰瘍。
隆美爾離開北非的消息早在他離開那一天就被英國人知道。當英國情報部門把他們翻譯的德軍電報送給美國總統羅斯福時,羅斯福高興地對參謀們說:“隆美爾肯定被失敗拖垮了身體。直到目前為止,根據沙漠戰爭的情況,我不得不承認他是習慣打勝仗的。感謝上帝,他終於離開北非了。”
所有的情況對英軍十分有利,但英軍卻沒有人把即將展開的進攻戰看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蒙哥馬利製定的作戰計劃的細節使所有的軍官都清楚,戰鬥將是異常激烈的。
決戰的時刻即將來臨。蒙哥馬利表麵上麵帶微笑、平靜安詳,其實內心卻激動萬分。即將展開的進攻,規模之大,在他的軍事生涯中是從未遇到過的。
1942年9月,隆美爾離開羅馬後乘飛機直接到了柏林。在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家裏一連住了好幾天。隆美爾在戈培爾家裏整理好一些軍事地圖和數據表,想用這些數據來影響希特勒。
幾天來,幾乎每個晚上,戈培爾一家人都沉浸在隆美爾那驚險的關於北非戰鬥的描述中,直到深夜。戈培爾沒有想到,素來沉默寡言的隆美爾竟喜歡向大家講述北非作戰的情況。隆美爾從多年的沉默中解脫出來,感覺心情好多了。
隆美爾最喜歡講的是很多關於意大利貴族和軍官們在北非的奇聞逸事,還講了意大利部隊第一次遇到澳大利亞或者新西蘭部隊時逃跑的細節。
隆美爾似乎很擅長講故事,他講了自己怎樣經常從幾乎死亡或被俘的險境中脫身的故事,往往引起戈培爾和他的家人們發出恐怖的尖叫。
白天,戈培爾給隆美爾放映一些“非洲軍團”在北非作戰的戰地紀錄片。當隆美爾看到當年“非洲軍團”進攻托布魯克和追擊英軍進入阿拉曼時,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1942年9月29日,隆美爾趕赴慕尼黑,參加魯道夫·施蒙特(希特勒的副官)舉行的盛大晚宴。那天是施蒙特小兒子的生日,很多德國高官和社會名流都參加了,他們想親眼看看具有傳奇色彩的隆美爾。
晚上,一陣門鈴聲響起,施蒙特叫小兒子去開門,隆美爾出現在門口,客人們紛紛向他問好。隆美爾決定先不理這些客人,笑著問小孩子:“今天晚上,你是主人,你想要什麼禮物?”
“我要玩具火車。”施蒙特的小兒子說。“好吧,跟我走。”他們上樓了,隆美爾打了一個電話,一會兒,隆美爾的副官送來一個玩具火車。隆美爾在樓上陪小孩子玩到天亮。
中午,隆美爾乘飛機趕往新維也納的塞麥寧山,在那裏進行治療。幾小時後,他回到家裏。
在家裏,隆美爾可以懶散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需要為戰爭操心,也不用為了長官的形象和職責而裝腔作勢。
隆美爾的治療主要就是休養。他很想永遠在氣候宜人的山區裏隱居,什麼都不管,永遠和家人呆在一起,然而北非的戰局不能讓他靜下心來。
1942年10月,蒙哥馬利全力籌劃著阿拉曼戰役,10月19日,丘吉爾親自來看望他。蒙哥馬利終於說服了丘吉爾,使他對這場戰役充滿信心。
在蒙哥馬利說服丘吉爾後,他本人開始滿懷信心地著手籌劃阿拉曼戰役的各種細節。盡管這些細節有關於作戰的,還有關於行政勤務的,看起來非常複雜,但他卻做得一絲不苟。蒙哥馬利認為隻要把握好戰役的基本方針,並把預備措施做好,就一定能製定好詳細計劃。
10月20日,丘吉爾特地致信亞曆山大,指出阿拉曼將是一場“對未來有重大影響的戰役”,這場戰役的成敗關係到能否打敗“非洲軍團”,還會影響到盟軍隨後發動的“火炬”計劃。如果失敗了,盟國的戰略計劃會被全盤打亂。這時,丘吉爾相信蒙哥馬利一定會勝利。
戰前,蒙哥馬利向英軍發出豪情萬丈的動員。他首先指出了英軍的優勢所在,說明第8集團軍最後一定能獲得勝利。
蒙哥馬利還說:“這將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戰役,不要認為有了優勢,‘非洲軍團’就會投降,敵人是不可能投降的,激戰就在眼前。”
蒙哥馬利要求英軍的每個將士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到萬不得已,不準投降。“去勇敢地進攻吧!把隆美爾和他的‘非洲軍團’埋在沙漠,曆史將會永遠銘刻英軍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