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股民的修養
有人說炒股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有股,心中無股;手中無股,心中有股”,具有這種境界的人應該被評為“股聖”。我們是凡夫俗子,當然不可能如此大無畏,如此大放鬆,但是追求“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意境還是可以的。
炒股最有價值的是不以升為喜,不以跌為悲,大起大落仍保持從容不迫、平靜如水的心境。
1 無欲則剛
拿破侖曾經說過,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你,隻有你自己才能傷害自己。
對於一位強者而言,任何外在的打擊、迫害、欺淩也許還在其次,最主要的傷害來自於內部,如內心世界的貪婪、自私、不平衡和褊狹等等,最終導致了強者的失敗,這樣的例子在證券市場上比比皆是。
中國有句古訓叫:無欲則剛。即是說,沒有欲望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才有可能刀槍不入,自保其身。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老莊的特色,看起來頗為消極、保守,但細想起來,對於事業有成,甚至已爬上成功巔峰的人豈不是一劑最好的清涼劑?人生到達某一峰位之後必須清醒地主動調整,使自己與周圍環境適應,與周邊關係協調,否則很可能出現足球場上的越位。越主動,越積極,越會被裁判罰下場,這樣就可能欲速則不達了。
兩位台灣的基金管理公司老總,一位全年忙碌,從世界的這一邊趕到那一邊,永遠風風火火,不得空閑。另一位走走停停,全年有一半時間在旅遊,走訪上市公司,可謂是摟草打兔子——旅遊和公差兩不誤,但其投資成果,即全年利潤這幾年不相伯仲。何故?前者想把機會撈盡,多找些上市公司短炒;後者則隻想把一兩個機會抓住,找一兩家股票長線持有便心滿意足。
平淡的欲望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這在股市上是十分重要的。猶如棋手執子,尚未開局而心燥、心浮,心高者已棋輸一招,甚或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的下場。
2 性格決定炒股業績
有位美國記者采訪晚年的投資銀行的一代宗師J P·摩根,問:“決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麼?”
老摩根毫不掩飾地說:“性格。”
記者又問:“資本和資金何者更為重要?”
老摩根一語中的答道:“資本比資金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
確實,翻開摩根的奮鬥史,無論他成功地在歐洲發行美國公債,慧眼識中無名小卒的建議大搞鋼鐵托拉斯計劃,還是力排眾議,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推行全國鐵路聯合,都是由於他倔強和敢於創新的性格。如果排除這一條,恐怕有再多的資本也無法開創投資銀行這一偉大開創性的事業。
一次,華盛頓大學350名學生有幸請來世界巨富沃淪·巴菲特和蓋茨演講,學生們問道:“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性格和脾氣。”
蓋茨表示讚同,他說:“我認為沃淪關於習慣的話完全正確。”
此地,兩位殊途同歸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訣竅,比摩根更為詳細一點:即性格中還包含脾氣和習慣。當然,好的脾氣是需要從小養成的,習慣也需要日後的訓練。所以,許多成功的公司在招聘雇員時,首先注重的是人品和德行。
有性格缺陷的人在操盤中會遇到種種障礙,如缺乏自信而導致沉不住氣,或過於自信而走向偏執;如不善於總結總是犯同一錯誤,或輕易否定自己而找不到自己的坐標係等等。選股和持股雖說是兩門專業性很強的學問,但與其說是學識決定成敗,還不如說是效益取決於性格。
3 要懂政治
身為久經考驗的中國股民,深知中國政治對中國經濟的深遠影響,深知在中國,股票發財的靈感和功夫,往往也來自股市之外。
有趣的是,越是沒在股市掙過大錢的某種檔次的股評家,越是不習慣講政治,開篇就是什麼股票已經向上突破什麼阻力位,追高買進,可賺多少。結果呢,誰追誰套牢。越是在股市掙了大錢的真正實力雄厚的股市大戶,倒不一定天天看股票了,基本上不看那些檔次太低的股評。
中國人在談笑之間,回首往事,注意到過去的中國股市,曾經是政策市,今後的中國股市,將會是法規市。過去由人說了算的某些事,漸漸改為由法說了算。在中國,如果不懂政策,不講政治,不學法規,而又要在股市大賺其錢,隻能是緣木求魚。
2006年開始的大行情,很多人都看不懂,關鍵就是政治素質太低。
中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大國,股市又怎麼可能隻有1000多點。中國優秀企業的股價,隻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同類企業的幾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
2007年5月,中國股市在4000點上出現了大的震蕩,有的股民擔心了,股市是不是到了最高點?
如果你堅信中國一定是一個有前途的大國,股市(滬市)漲到1萬點也是正常的,這就是政治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