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完全失去東非 解除意軍的威脅(1 / 3)

第五章完全失去東非 解除意軍的威脅

意軍入侵東非時,英屬索馬裏的英軍司令是蔡特,後來戈德溫·奧斯汀出任英軍司令。戈德溫·奧斯汀率軍從柏培拉退守肯尼亞。

肯尼亞英軍司令是艾倫·坎寧安,所屬部隊有第1南非師、第11非洲師和第12非洲師。

蘇丹英軍司令是威廉·普拉特,主力部隊是第5印度師和第4印度師。

1941年初,東非英軍發動驅逐意軍出東非的戰役。英軍計劃把意軍從其據點上趕走,解除意軍對中東殖民地的威脅。

從北非新調來的第4印軍師和第5印軍師是普拉特中將的主力部隊,將從蘇丹進攻厄裏特裏亞。

英國還從塞內加爾調來1個法軍營和1個來自海外的法國軍團。

塞內加爾地處非洲最西端。北鄰毛裏塔尼亞,東與馬裏接攘,南與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紹接攘,西臨大西洋。海岸線為500公裏。塞內加爾屬於熱帶草原氣候。

公元10世紀,圖庫列爾人在塞內加爾建立泰克魯王國,14世紀,被馬裏帝國吞並。16世紀,被桑海帝國吞並。1864年,塞內加爾成為法國殖民地。1909年,劃入法屬西非洲。

英國的一支南非軍隊也從南麵的肯尼亞進駐意屬索馬裏。英國的另一支軍隊從肯尼亞北部發起進攻。

南非地處非洲最南端,東、西、南三麵臨印度洋和大西洋。北鄰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另有“國中之國”萊索托。

南非位於兩大洋的航運要衝,海岸線3000公裏。開普敦東南1920公裏處大西洋上的愛德華王子島和馬裏昂島也是南非領土。南非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之一,號稱西方海上生命線。

南非麵積為1219090平方公裏,境內主要是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原。南非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卡斯金峰達高3660米。西北部是沙漠,北部、中部和西南部是高原,沿海是窄狹的平原。境內有奧蘭治河和林波波河兩大河流。南非大部分地方屬熱帶草原氣候,東部沿海屬熱帶季風氣候,沿海為地中海氣候。

南非居民有桑人、科伊人和班圖人。17世紀,荷蘭、英國先後入侵南非。20世紀初,南非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肯尼亞地處東非,赤道橫貫其中部,東非大裂穀縱貫其南北。東接索馬裏,南鄰坦桑尼亞,西鄰烏幹達,北鄰埃塞俄比亞、蘇丹,東南臨印度洋,海岸線為536公裏。境內多高原。

肯尼亞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約25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公元7世紀,東南沿海形成商業城市,主要是阿拉伯人。16世紀,葡萄牙入侵沿海地帶。1890年,肯尼亞成為英國殖民地。

駐守亞丁的一支英國軍隊通過了亞丁灣,在英屬索馬裏的伯貝拉港口登陸了,也將對意軍發起進攻。

亞丁地處阿拉伯半島西南端,扼守紅海通往印度洋的門戶,是歐亞非海上交通要衝,戰略地位重要,亞丁港是世界著名的大港。

亞丁港在亞丁灣北岸的兩個半島上,離曼德海峽約有160公裏,扼守海上交通要道。古代就是東西方貿易的主要中轉站。

亞丁是曆史悠久的古城,擁有2000年的曆史。最早亞丁隻是個小漁村。來亞丁觀光的遊客,能夠看見古代修建的古城堡。按照曆史學家們的考證,這些城堡是十字軍東征時期修建的,可見亞丁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地。

亞丁得名於亞丁港,亞丁在阿拉伯語中是“馬鞍”的意思,亞丁灣由兩個死火山熔岩形成的半島組成。因火山經常爆發,熔岩逐漸形成馬鞍形的火山口,插入印度洋,在近似橢圓形的海灣裏海水平穩。

亞丁灣是天然的良港,地理位置很重要,古代就是世界上重要的港口了。古代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很多經過亞丁灣中轉,再順著紅海而上,經埃及到達地中海沿岸國家。

十六世紀,亞丁灣被奧斯曼帝國吞並。在蒸汽輪取代帆船時,亞丁灣成為重要的加煤站。1802年,英國在亞丁灣設立海船加煤站,1839年,英國吞並亞丁,成為向東方擴張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