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奇特的新聞發布會
我們沒有想到,這次精心策劃的“電視劇”是以“悲劇”的形式畫上句號的。這種完全按照原生態的生活方式進行的活動,在結尾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張鐵這顆即將升起的電視明星,在一個下午刷地一下掉進了大淩河。楊梅子看著自己錄下的長達幾十個小時的節目帶,也是一句話說不出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日本劄幌市來中國進行文化交流的小學生們完成了他們的全部議程,終於回國了,告別儀式是在我們學校裏進行的。日本小客人臨走的時候,我們淩城小學的全體師生都在校門口歡送,場麵非常熱烈壯觀,以前排練過的鼓樂隊終於又派上了用場。鼓樂隊裏當然沒有張鐵了,他可是白白練了一回敲小軍鼓了。是學校和外事辦研究決定的,不讓張鐵在這個場合露麵,怕他的出現會影響了中日同學間的感情。
在日本小學生的隊伍裏,我看到了渡邊,他已經恢複過來了。情緒比較穩定,沒有看出他與在河裏摔跤前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我悄悄地走到了渡邊的身邊,把那個小小的玉龜塞到了渡邊的手裏。渡邊把玉龜拿到眼前認真地看了看,他太熟悉這個玉器了。渡邊收下了這個玉龜,然後就在人群中尋找這個玉龜的原主人,遺憾的是,渡邊一直到離開中國也沒有看到這個人的影子。
可是,我作為鐵哥們兒,近距離地觀察張鐵,卻沒有發現張鐵有什麼憂鬱的情緒,我以為他犯了如此“滔天大罪”,還不得痛心疾首,追悔莫及,茶不思飯不想,在家裏閉門麵壁反思猛醒。孰不知,我見到張鐵時,告訴他我已經把他的禮物——那個小玉龜送給了它的新主人渡邊了,他依然還是那個大大咧咧的樣子,絲毫沒有一點點的感動,竟然出現了嬉皮笑臉般的表情,好像那天在大淩河邊發生的那場“悲劇”他不是主角,而是一個觀眾。
我說:“鐵子,你沒想到要出去躲一躲吧?”
他說:“我躲什麼,我不會自殺,也不會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的。告訴楊梅子,還得請我吃肯德基呀。”這個張鐵竟然用勸告的口氣跟我說:“陳洋洋呀,我不是跟你說過嗎,我是有把握的,我怎麼能讓日本朋友在大淩河裏長眠不醒呢。何況渡邊真的是我佩服的一個好朋友呢。”
說到這裏,張鐵停頓了一下,眼睛望著天空,好像在尋找著什麼。我說鐵子你幹什麼呢?他說我在找星星。我說,你是不是有病了,白天怎麼會有星星?張鐵笑了笑說,白天天空上也是有星星的,因為有太陽,所以我們才看不見。可是你不能因為自己看不見,就否認星星的存在呀。張鐵說到這裏,還用哲學家一樣的神態告訴我,你知道星星是什麼?星星其實就是大石頭,人們崇拜它們,就是因為它們在天上,它們要是落地了,和咱們就是一個樣子的了。
我瞅著張鐵愣了一下,說,張鐵你真是太有才了。
日本的小學生們走了,但是張鐵的“大淩河淹外國學生事件”卻沒有完。對張鐵的處分已經層層上報,有關單位開始“秋後算賬”了。
鐵子的媽媽花阿姨聽到兒子在大淩河裏把日本朋友差點淹死的“英雄事跡”差點沒有嚇昏過去,她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學校,再也不提什麼拍電視劇的事了,直奔主題,問自己的兒子能不能被判刑,她一再強調,兒子可是未成年人呀,才小學五年級呀,如果追究責任,也是學校的。學校才是他的監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