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劉基(公元1311年-公元1375年)字伯溫,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劉基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而且精通天文及兵法。他聰明好學,少時學習頗勤奮刻苦;他為人正直、善良、忠厚,對元朝統治者的殘酷壓迫、朝政的腐敗非常痛恨;他得知朱元璋舉義旗反元朝統治的消息,興奮不已,立即離開家鄉投奔農民起義軍。因他學識廣博,尤其精通兵法,很受朱元璋器重,後來他就成了朱元璋反元的骨幹,輔佐這個起義軍領袖推翻元朝,創建了大明朝。
據文獻記載,劉基年輕時,一次外出,由家鄉青田(今浙江省青田縣)來到杭州。在家鄉時他早就聽說,杭州有一個賣蜜柑的商人,善於研究水果保鮮和管理,到了冬天,他賣的蜜柑表皮照樣黃澄澄的,看上去十分鮮美,很招人喜愛。冬天,水果就少了,大多水分跑掉變得枯幹,可惟有這位水果商人到了第二年夏天,仍然買賣興隆,人們從他這裏爭先買走黃燦燦的大蜜柑。
劉基對人們的傳言越想越懷疑。大酷暑天,會有這麼鮮活的蜜柑?他想弄個明白,也很想親口嚐嚐。一天,他找到了這位水果商。到那攤位一看,果然不錯,人們正在爭先恐後地購買。他也擠著買幾個,走到旁邊,迫不急待拿出一個,剝開皮,一看,裏麵就像破棉絮一樣,哪裏還能吃?一點兒鮮甜味也沒有。劉基很生氣,拿著剝開的蜜柑,走到水果商跟前責問他:“老先生,你賣的蜜柑是讓人吃的呢,還是供擺著的呀?你這不是騙人嗎?不能吃還拿出來賣?這麼做,也太過分了吧!”
沒想到,那位水果商聽了劉基的話,毫不介意。劉基是那麼生氣,他卻麵帶幾分笑,不慌不忙對劉基說:“這位客官,您別生氣。不瞞您說,我賣這個蜜柑有好幾年了,為的是養家糊口。再者,我賣,您買,這
是自由買賣,我沒非要您買啊。我賣這蜜柑,買的人也很多,就您來找我。您要是明眼人,就來管管這混賬世道,您睜眼瞅瞅,真正搞欺騙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他們威風凜凜的樣子,在家坐著虎皮椅,出門坐大轎,或是騎著高頭大馬,頭戴烏紗,身著錦袍。看上去,一個個人模人樣,實則,他們整日幹什麼實事啦?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下邊官吏為非作歹,社會盜賊四起,……那樣相貌堂堂的不是白坐著高位、享受豐厚的待遇嗎?這些人,單從外表看,住高房,騎大馬,吃美宴,喝美酒,誰人不羨慕?
可實際,他們是大盜賊,跟我賣的蜜柑一樣,外表似金玉,裏邊是破敗絮。那麼,您這位客官,不去問問那些人,為何單單查問我呢?”
劉基聽了這席話,原來的氣漸漸地消了,轉而漸漸地理解了這位水果商人。他一時說不出什麼話,隻是若有所思地點著頭。
智慧寄語
父母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動向,消除孩子之間攀比吃穿用的不良風氣,引用故事告訴孩子,一個人的知識文化內涵遠比外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