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千古傳頌正氣歌(2 / 3)

文天祥洪亮的聲音,莊嚴的語言,把伯顏的威脅頂了回去。周圍的元將個個嚇得驚奇失色。

雙方會見之後,伯顏傳出話來,讓別的使者先回臨安去跟謝太後商量,卻把文天祥留下來。文天祥知道伯顏不懷好意,向伯顏抗議。伯顏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說:“您別發火。兩國和議大事,正需要您留下商量嘛。”

隨同文天祥到元營的吳堅、賈餘慶回到臨安,把文天祥拒絕投降的事回奏謝太後。謝太後一心投降,改任賈餘慶做右丞相,到元營去求降。伯顏接受降表後,再請文天祥進營帳,告訴他朝廷已另外派人來投降。文天祥氣得把賈餘慶痛罵一頓,但是投降的事已無法挽回了。

公元1276年,伯顏帶兵占領臨安。謝太後和趙顯出宮投降,元軍把趙顯當作俘虜押送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押到大都去。一路上,他一直在考慮怎樣從敵人手裏逃脫。路過鎮江的時候,他和幾個隨從人員商量好,瞅元軍沒防備,逃出了元營,乘小船到了真州。

真州的守將苗再成聽到文丞相到來,十分高興,打開城門迎接。苗再成從文天祥那裏知道臨安已經陷落,表示願意跟文天祥一起,集合淮河東西的兵力,打退元兵。

文天祥正在高興,哪兒知道守揚州的宋軍主帥李庭芝聽信謠言,以為文天祥已經投降,是元軍派到真州去的內奸命令苗再成把他殺死。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是這樣的人,但是又不敢違抗李庭芝的命令,隻好把文天祥騙出真州城外,把揚州的來文給他看了,叫文天祥趕快離開。

文天祥沒辦法,又帶著隨從連夜趕到揚州。第二天天沒亮,到了揚州城下,等候開門進城。城門邊一些等著進城的人坐著沒事都在閑談。文天祥一聽,知道揚州正在懸賞緝拿他,不能進城了。

文天祥等十二個人為了免得被緝拿,改名換姓,化了裝,專揀僻靜的小路走,想往東到海邊去,找船向南轉移。

十幾個人走了一程,正遇到一隊元朝的騎兵趕了上來。他們躲進一座土圍子裏,幸虧沒被元兵發現。

文天祥等日行夜宿,曆盡千難萬險,終於在農民的幫助下,從海口乘船到了溫州。在那兒,他得到張世傑和陳宜中在福州擁立新皇帝即位的消息,就決定到福州去。

元軍攻下厓山以後,張弘範召集將領,舉行慶功宴會,把文天祥請來。宴會席上,張弘範對文天祥說:“現在宋朝滅亡,丞相已經盡到最後一片忠心。隻要您回心轉意,歸順我們大元皇上,還能保持您丞相的地位。”文天祥含著眼淚說:“國破家亡,我身為宋朝大臣,沒能夠挽回局勢,死了還有罪孽,怎麼還能貪圖活命呢。”張弘範一再勸降,沒有結果,隻好派人把文天祥押送到大都。

過了半年,文天祥被押到大都,元王朝下令把他送到上等的驛館裏,用美酒好菜招待他。過了幾天,元朝丞相博羅派投降官員留夢炎去勸降。文天祥對這個叛徒早已深惡痛絕,現在見他居然老著臉皮來勸降,更是火冒三丈。沒等留夢炎開口,就一頓痛罵,把留夢炎罵得抬不起頭,灰溜溜地走了。

元朝對文天祥勸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馬司衙門,戴上腳鐐手銬,過著囚徒的生活。過了一個月,博羅把文天祥提到元朝的樞密院,親自審問。

天文祥被兵士押著,來到樞密院大堂,隻見博羅滿臉凶相,坐在上麵。文天祥正眼也不看,昂起頭,挺直腰杆走上前去。左右兵士吆喝他跪下,被文天祥拒絕了。博羅惱羞成怒,喝令左右動手。兵士們把文天祥拉的拉,推的推,將文天祥按倒在地上。博羅說:“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文天祥坦然說:“從古以來,國家有興有亡,做大臣的被滅被殺的,哪一個朝代沒有?我是宋朝的臣子,現在既然已經失敗,隻求早死。”博羅怕審問出現僵局,想緩和一下空氣,就說:“自從盤古到現在,有幾個帝王,你倒說來聽聽。”文天祥哼了一聲,說:“一部十七史,從哪裏說起?我今天不是到這裏來應考,哪有心思跟你們閑扯。”博羅被文天祥搶白幾句,討個沒趣,就無理取鬧地責問文天祥為什麼丟了臨安逃走,為什麼要另立二王。文天祥一條條據理駁斥,最後,他慷慨激昂地說:“我文天祥今天落在你的手裏,早就準備一死,何必再嚕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