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外力?努爾哈赤是否可靠?我放他的兵馬從領地經過,算是對他有恩。”
李密打起了努爾哈赤的主意。
努爾哈赤麾下有不少戰將,是清朝的開國陣容,努爾哈赤還在重組八旗,勢力不比瓦崗寨弱小,甚至比瓦崗寨更加強勢。
隻是努爾哈赤的目標不是洛陽盆地,而是關東之地。
徐世積答道:“努爾哈赤此人狡詐無比,有梟雄之姿,恐怕要讓其出兵,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還要防備因此被努爾哈赤控製。”
李密不由頭疼,在這個大爭之世,想要經過層層角逐,最終成為一方諸侯,談何容易。
每一個勢力都不是省油的燈。
李密想要獲得努爾哈赤的援軍,可能要因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王伯當,你去與努爾哈赤交涉,看努爾哈赤是什麼情況。”
“是。”
梁家堡,張華正襟危坐,對麵是一個一臉嚴肅的士人。
張華故意傳開孫尚香在夏鎮效力的消息,以此來吸引東吳的文臣武將投靠。
本來張華想著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是否有東吳文臣武將投靠,聽天由命。
結果還真的有人找上門來了。
正坐在張華對麵、板著臉的士人乃是東吳丞相顧雍。
顧雍,出身江東吳郡四大姓之一吳郡顧氏。
吳中“顧、陸、朱、張”四姓,起家於東漢,崛起於東吳,鼎盛於東晉,中衰於劉宋,又中興於齊梁,終衰於梁陳。
江東吳郡四大姓的代表人物分別為顧雍、陸遜、朱桓、張溫。
四大姓不隻是在東吳顯赫,實際上到了南北朝,依然風光無限。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前來投靠的顧雍是吳郡顧氏的代表人物,為江東第二任丞相,為相十九年,深得孫權信任。
顧雍之所以能夠擔任孫權的丞相十九年,除了出身於江東大家族以外,還與顧雍的為人處世有關。顧雍時常暗中搜集意見,秘密上報孫權,如果孫權采納,則歸功於孫權,如果不被采納,永不泄密。
顧雍在金兀術的領地隱居,聽說孫尚香在張華這裏,於是主動出山。
顧雍此時年逾五旬,十分威嚴,而且沉默寡言,氣氛有些尷尬。
不同的文臣武將,性格天差地別。
陳宮整天在想辦法說服張華一起搞事情,而範仲淹一身正氣,有大儒風範,不時以典故勸誡張華,避免張華自甘墮落。
顧雍的性格與範仲淹相似,為人正直,但顧雍更加沉悶。
範仲淹還能談笑風生,而顧雍很少說話,言出必中。
孫尚香正坐在張華身邊,好奇地打量顧雍。
顧雍與孫堅是一輩的人物,在孫權的幕府擔任左司馬。
孫尚香認識顧雍。
不過,孫尚香在赤壁之戰穿越過來,而顧雍是在孫權稱王之後穿越過來。
顧雍看到年少的孫尚香,唏噓不已,讓顧雍想到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孫策、孫權兄弟。
江東孫氏,人才濟濟。
終於,沉默寡言的顧雍開口了:“公主殿下避免政治聯姻,或許是一件好事。”
顧雍身為世家大族,知道政治聯姻的殘酷。
孫尚香知道顧雍嚴肅,也不敢亂說話,暗中拉扯張華的衣角。
“你先下去吧。”
張華要單獨招攬顧雍,收到孫尚香暗示,於是讓孫尚香避開嚴肅的顧雍。
顧雍太過嚴格,孫尚香不怎麼喜歡受到拘束,暗中向張華吐吐舌頭,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
在場隻剩下顧雍、張華二人,氣氛更加尷尬。
好家夥,怪不得孫尚香都對顧雍避之不及,這個家夥,似乎有點缺乏幽默感啊。
據說,孫權設宴招待群臣時,眾人因為顧雍在場而不敢放縱,連孫權都抱怨酒席不開心。
可見顧雍可怕的冷場能力。
張華主動打破沉默:“元歎前來拜訪,有何高見?”
顧雍聊到正事,話語多了起來:“一來,為見公主殿下一麵,以確保殿下安全。二來,公主殿下為吳王之妹,在下蒙受吳王知遇之恩,故來答謝大人收留公主殿下之恩。”
果然,顧雍也是因為孫尚香的緣故,故此出仕。
“新安縣正缺一名縣令,元歎可為縣令?”
張華聽出顧雍想要出仕的意思,於是任命顧雍為新安縣縣令。
顧雍為東吳丞相,治理人口十萬的新安縣,不是難事。
“願意一試。”
顧雍說完,又陷入沉默。
“……”
張華也被顧雍整沉默了。
顧雍雖然話少了一些,但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張華隻好忽視顧雍的性格缺點,正式任命顧雍為新安縣縣令。
顧雍走馬上任,雷厲風行,在新安縣組織百姓開墾荒田,繼續討伐邙山群賊,讓新安縣一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