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才能出眾,繼承帝位
柴榮(921年-959年)祖籍邢州龍岡(今河北邢台西南),父柴守禮。因其姑父姑母婚後多年膝下無子,柴榮從小就過繼給了姑父郭威。
小柴榮聰明伶俐,為人謹慎,深得郭威的喜愛。當時郭威的家境並不富裕,柴榮年紀不大就跟隨姑母料理家務。
當柴榮年紀稍大一點以後,就跟隨姑父郭威外出做生意,為了多掙些錢,做茶葉生意時柴榮曾經遠走江陵(今湖北江陵)。
柴榮在行商的過程中,接觸到了社會底層的各色人物,深知民間疾苦,親眼目睹了官吏的腐敗與殘暴。
在郭威的培養下,柴榮精通十八般武藝,特別是擅長騎射功夫,並精通史書,成了一個具有軍事和政治才能的人。
郭威在開運四年幫助劉知遠建立了後漢政權,升為代理樞密副使,成了後漢手握軍權的統兵大將。柴榮也因戰功升任左監門衛將軍。
948年,劉知遠病逝,其子劉承佑即位,封郭威為樞密史,掌全國兵權。
郭威於950年率兵鎮守河北,擔任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此時,柴榮擔任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協助姑父掌軍。
劉承佑準備除掉郭威,郭威以清君側為名,攻下開封城,劉承佑被部下殺死,郭威被將士們擁立為帝,定國號為周,即後周。柴榮成為 “皇子”。郭威命柴榮為澶州節度使,封太原郡侯。
柴榮到達澶州以後,開始施展其遠大的政治抱負。柴榮看到澶州百姓在苛重的捐稅壓迫之下,苦不堪言,就上表請求赦免,百姓們的負擔減輕了,生活開始好轉。
在柴榮的治理之下,澶州境內政治清明,百姓們紛紛讚揚他的功德。
郭威看到柴榮有如此出色的政治才能和聲譽,非常高興,對他更加信任,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但是柴榮的才能卻遭到了全國兵馬樞密使王峻的妒忌。
兗州節度使慕容彥超於廣順二年發動兵變,郭威派大將曹英前去征討。郭威見曹英數月無功,準備親自前去平叛。朝中的大臣們極力反對,郭威無奈地說:“如果我不能親自平叛,那就隻有我兒柴榮出征才行。”
不久,郭威將極有政治野心的王峻罷黜了,柴榮回到京城,被封為晉王,任開封尹。
郭威死後,柴榮成為皇位的繼承人。此時的柴榮年僅34歲,正處於人生年富力強、充滿活力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