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杜秋娘 1.名滿江南,“金縷衣”感染李
曾經強盛一時的唐朝在經曆了安史之亂以後,國力逐步衰落。唐德宗李適繼位後,藩鎮的勢力進一步增強,這其中就包括宗室李。
作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八世孫,李就是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采用賄賂、勾結等手段先後擔任了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鹽鐵轉運使等官職。
唐德宗駕崩,李誦繼位為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李被擢升為鎮海節度使,大權在握,因此愈加驕狂。權勢的增長使其心存異誌,不斷暗中招兵買馬,企圖反叛朝廷。
當時,有一個歌姬在江南很有名,她就是杜秋娘。
杜秋娘原是潤州(也就是現在的江蘇鎮江)人氏。雖然她出身微賤,但在江南靈秀之氣的滋養下,出落得美麗聰慧,不僅占盡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談吐詼諧,能歌善舞,甚至還會寫詩、作曲,因此成為紈絝公子在聲色場中追逐的對象。
李在聽說了杜秋娘的豔名後,便想方設法以重金將十五歲的杜秋娘買入府中,充任了自己的歌舞姬。
在李的府中,歌舞姬一般都是練習一些現成的歌舞,為主人表演取樂。此時的杜秋娘雖然年紀不大,心氣卻很高,不甘心就這樣埋沒在李府成群的歌舞姬中。
她暗自思量,以其才華譜出了一曲《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幾句所表達的感情雖然單純卻很強烈,能夠長久地繚繞於人的心中,具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魅力。每句話又都含有微妙的變化,重複而不單調,回環中有緩急,因此她唱出來的旋律就顯得十分優美。
一次,在李的家宴上,杜秋娘奉命表演歌舞。當她聲情並茂地演唱了這首歌詞時,李被深深打動了。李此時已經年過半百,卻也雄心不減,壯誌猶存。在他看來,人生短暫,自己又已臨近暮年,更需要享受生命中的樂趣,這首詞正合李之意。
李對杜秋娘的才藝大為欣賞,當時就決定把她收為侍妾。此後,李經常命杜秋娘在宴會上演唱這首詞。
唐順宗在位隻有八個月就將皇位禪位給兒子李純,是為唐憲宗。唐憲宗即位後,改元元和。
唐憲宗自幼遭遇戰亂,對當時的嚴峻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因而想要做一個奮發有為的皇帝。史載他“讀列聖實錄,見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把“太宗之創業”、“玄宗之致理”,都當做效仿的榜樣。
麵對當時藩鎮割據的現實,年輕氣盛的憲宗皇帝一登基就決心要糾正朝廷權力日益削弱、藩鎮權力惡性膨脹的局麵。他一方麵提高宰相的權威,一方麵采取強製的手段,意圖削減各地節度使的權力,這大大觸動了節度使的利益。
身為一鎮節度使的李對憲宗的削藩舉動自然大為不滿,起初假意入朝,想要拖延時間。隨後便依仗手中的兵力,舉兵反叛朝廷。憲宗見李造反,於是削奪其所有官爵,命淮南節度使王鍔等人共同討伐叛逆。
最終,在朝廷大軍的鎮壓下,叛亂很快就被平息,李也在戰亂中被活捉。李被押到京師後,與其子李師回一同被腰斬於市。
李的叛亂平定以後,杜秋娘作為罪臣家眷被迫送入後宮為奴。由於她的專長就是歌舞表演,因此她仍舊充當皇室的歌舞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