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用升值來對抗貶值 第三節 挖掘自己的特長並將它發揮到極致(2 / 2)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生活的關鍵在於要給自己準確定位。”他非常推崇IBM公司創始人托馬斯·沃特森爵士的成功原則——我並非天才,隻是在某些方麵我比較聰明,我的成功在於我隻專注於這些方麵,並不斷努力。

巴菲特從小有一個好友叫丹利,丹利喜歡動手做技術活,什麼機械壞了到他手裏都能修好。而巴菲特卻不然,他十分反感動手,他隻喜歡讀書,高中畢業前,巴菲特已經讀了100多本商業投資書籍。巴菲特非常佩服丹利的手巧,丹利也佩服巴菲特的心靈。有一次,巴菲特讓丹利報出20個兩位數讓他心算總和是多少。丹利自己用筆在紙上邊寫邊算,巴菲特很快報出答案。過了一會兒,丹利才用筆算出結果,一對照結果,巴菲特心算準確無誤。從高中到大學,兩人互相敬佩,又默契合作。大學畢業後,巴菲特和丹利發揮各自的特長,後來都很成功。丹利發揮手巧的特長,成為一家公司的技術總監。巴菲特發揮心靈的特長,後來成為投資大師。

如果讓巴菲特做技術,丹利做投資,兩個人可能都不會成功。人各有短長,沒有人能夠做到招招鮮。看看世界杯足球比賽,從來沒有一個球員什麼位置都能踢。每一個國家的球隊,都是把各個位置上踢得最好的球員召集進來,每個隊員都有一招鮮,沒有一個人是招招鮮。我們看看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是發揮個人的愛好和特長,專精於某一領域,最終做到別人難以達到的境界,才有大成。特長,一定要做到特別擅長,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特長。愛因斯坦少年時功課平平,不被老師喜歡,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還公開罵他長大後肯定不成器。但他對數學、幾何和物理有著濃厚的興趣,最後憑借他在這方麵的優勢和努力,最終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應該辨證地看待。隻顧想盡辦法提高短板,結果可能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依然收效甚微。世界知名心理學家克利夫頓曾說: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我們沒有必要想方設法企圖把自己的弱點轉化成優勢,我們為彌補弱點而忙碌遠不及為了優勢而忙碌所獲得的認可和回報多。這就好比玩撲克牌,能讓我們贏牌的,其實是我們手中的王牌。在職場中,能讓我們脫穎而出的,同樣是我們手中的王牌——我們獨特的優勢。工程師不識簡譜,或者畫家背不全九九表,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