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商業:通往金山的路不止一條 跑業務跑出一片天(1 / 2)

第六章 大商業:通往金山的路不止一條 跑業務跑出一片天

姓名:陳曉棠

出生年:1980年

出生地:遼寧省沈陽市

財富評估:500萬

成功關鍵詞:服裝、業務、堅強

人物語錄:

看準了就去做,路是自己闖出來的。

沈陽·北京·深圳

因為父母離異,陳曉棠很小就被送去沈陽藝術學校學習民族舞。13歲,她開始跟著沈陽市群眾藝術團走穴演出。1996年,藝術團解散後,她獨自漂到北京。沒有父母在身旁,也沒有任何人能對她的未來給出任何規劃。

跟所有"北漂"一樣,她住地下室吃方便麵;跟那些"北漂"不一樣,16歲的她輾轉於各個夜總會跳舞掙錢,卻不知道自己的夢停靠在何方。

1997年,她回到老家沈陽,在母親身邊無憂無慮過了大半年。可不跳舞就沒有錢,以後怎麼辦?同學說去深圳吧,她想,去就去唄。

"媽,給我五千塊錢吧。我要去深圳了。"陳曉棠近乎羞愧地向母親開口,心裏暗暗發誓:這是最後一次問母親要錢。

一到深圳,她就和三個同學一起,挨個兒夜總會去打聽:"請問您這兒要表演嗎?"從跑場到駐場,從每場三十五十的零散收入到一個月三千多塊的駐場工資......陳曉棠不僅晚上駐場,白天也走穴,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跳舞掙錢。而此時,她不過18歲。同齡的孩子抱怨父母的嚴厲,抱怨高考的殘酷,卻不知道這正是一個孤單女孩可望不可及的幸福。

2000年某天清晨醒來,陳曉棠問自己:就這麼跳一輩子麼?漂了這麼多年,她終於覺得有點疲倦,不由自己問自己:我還能幹點兒什麼?

一直以來都是自由職業者的陳曉棠決定自己當老板。她拿出自己幾年來攢下的幾萬塊積蓄,在一棟小寫字樓裏開起一間美容院。

誰知當老板比給人打工還慘。沒有客人怎麼辦?又要交房租了怎麼辦?員工等著領工資怎麼辦?......不到四個月,陳曉棠就焦頭爛額,營業收入卻一直不見增長,她恨不得趕緊關門。2000年秋,她對員工說:"大家都散了吧。"

以後的路怎麼走?陳曉棠一片茫然。

從站前台到跑業務

2001年夏天,陳曉棠來到深圳市人才市場,買了份專門刊登招聘信息的報紙,一行一行比對:嗯,這個要求大學本科,不行;那家要會電腦,也不行......直到把報紙上塗滿XX,她幾乎灰了心,轉身時卻看到一個窗口正在招聘前台接待員。這個要求總沒那麼高吧?陳曉棠花5塊錢買了一份表格遞進了窗口。

陳曉棠開始了新生活--在某辦公家具公司做前台接待員。每個月薪水1400元。

前台連著家具展廳,後麵才是辦公區域。有一次,客人在展廳晃悠,陳曉棠主動上前介紹產品,居然談成了好幾萬元的生意。老板問她:"小姑娘願不願意去跑業務啊?"陳曉棠想也沒想就答應下來。用心學習,不怕吃苦,陳曉棠業務能力進步很快。第一筆價值14萬的業務談成的時候,公司一個女同事對她說:"我一個朋友打算做服裝。要不要跟她一起幹?"

2002年,陳曉棠又和同事的朋友合夥當起了服裝老板。兩個女孩找了一個熟人的公司掛靠。剛開始沒錢,有單就做,先向對方收取30%-50%的定金,用這筆錢去買麵料,然後找加工廠做成品。第一筆業務是給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做小圍裙。50塊錢一條,總共500條。雖然隻賺了五百塊,兩個女孩卻樂得傻傻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