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那天,趙恒月對妻子說,我媽一輩子真不容易,讓咱媽隨我們一塊住吧。妻子穿著一身潔白的婚紗,嫵媚動人的朝丈夫的臉上吻了一口說,老公,都聽你的,你媽就是我媽呀。趙恒月滿足的笑了,一臉燦爛。
兒子結婚之前,宋梅香就辦理了早退手續,究其原因一是自己常年艱辛的工作和操勞,而且孤兒寡母生活條件很差,體質每況愈下,再加上幾年前因為膽結石又做了膽囊切除手術,經常性的腰酸背痛已經很難適應講台那個練站功的地方。二是媳婦的肚子日日見大,孫子一旦出世總得有人照料。媳婦也是未婚先孕,這種事在這些年頭可是常事,年輕人就是火急火燎的,很少有人等到結婚那天才開始幹結婚的事,沒想到一直老實巴交的兒子也懂得這先下手為強的道理。不過,當下不少年輕人為了尋求速戰速決,一錘定音,多半采用木已成舟、米已成飯的方式來套住女人,一旦這事辦成了,就似乎給女人套上了緊箍咒,你就是孫猴子也逃不出我如來佛的手掌心。但後來總有不少女人後悔當初的冒失,終於也有不少女人懂得一個道理:你越是輕易的付出,你可能就越是輕易的受傷。可宋梅香對這件事卻絲毫不怪兒子草率,反倒對媳婦未婚先孕頗有看法,她認為女人是不該婚前先孕的,就好像學開車一樣,沒有駕駛證你就敢上路駕車?而且她還認為男人著急點正常,你女人就不該不清醒,男女畢竟不同啊。這些話她曾經終於憋不住,向趙恒月的二媽嘮叨過。可二媽比她開明,說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很少有按常規出牌的,她這才漸漸停歇下來。
住進兒媳的家,宋梅香不僅感覺是黛玉進了賈府,須時時在意,處處留神,事事都要先看媳婦的眼神和臉色,還感覺自己像是鳥兒關進籠子,十分的別扭和不自在。進門脫鞋,出門穿鞋。樓上是木地板鋪紅地徑,穿著襪子在上麵行走,又怕自己腳臭,媳婦嫌棄。樓下全是富貴紅的大理石,再加上桌椅沙發之類的東西,每天都要拖上幾次擦上幾遍,其腰酸背痛並不比站講台差。還有頭疼的,那就是站著洗澡坐著方便,她不僅不習慣,簡直是受罪。更讓她頭疼的是,媳婦有一個流行嗜好——愛養貓。家裏的那隻波斯貓,媳婦還給取了一個雅號叫貝貝,聽媳婦親熱的叫喊著,她的頭皮直起疙瘩。媳婦不僅愛貓,還更懂得護貓。她給貓買了很考究的鈴鐺掛在脖子上,在屋裏來回跑動時那清脆的鈴聲不絕於耳。婆婆很生氣但不能說出來,隻在心裏犯嘀咕——你倒不如給貓買一項鏈戴上算了。尤其讓她不解的是到了冬天,媳婦還給貝貝精心編織了一件背甲套在身上禦寒保暖,但從未給婆婆編織過一件毛衣。至於給貝貝洗澡、梳理之類的行為,那是常事。
婆婆時常想:她要是把對待貝貝的三分之一的熱情拿出來對待我婆婆,拿出三分之二的激情添加給我兒子,那這個家該有多麼的溫馨。於是,婆婆時常遷怒那隻貓,很想找機會製造一個貝貝失蹤的案件。媳婦不在家的時候,她也曾試圖趕走它,可那隻貓並不買她的賬,仿佛它也知道這個家的主人是那個挺著大肚子、說話算數的女主婦。
二
這隻貓喜歡吃魚,媳婦也喜歡吃魚。媳婦喜歡用魚湯泡飯,貓也喜歡。口味如此一致,算是和諧合拍。隻是他們並不知道,婆婆也喜歡吃魚,兒子自小就喜歡喝魚湯。從陣營力量上看,這對母子是絕對鬥不過媳婦和貓的,因為貓的後台很硬。婆婆很知趣,幹脆就不吃魚,連魚湯也不喝。可憐的是她自己天天拿自己的工資買魚,就是不能吃魚,每天餐桌上最後剩下的那幾塊魚頭,媳婦還是扔到貓的盤子裏,嘴裏還念念有詞:魚頭的味道也不錯喲,貝貝,慢點吃,可不能噎著!看上去真像個慈祥的母親。
其實婆婆知道,她唯有一個可以依靠的,那就是她的退休金。她想過,實在過不下去,就回老家獨個兒過,落得個省心。可眼下她不能,孫子還在媳婦的肚子裏,她還沒有了卻心願。再說,才剛來不久,總得給兒子一個麵子,免得別人說閑話。就這樣匆匆回家,怎麼向村裏人交代,是兒媳不孝還是我婆婆不仁?可一個月下來,她這唯一的“靠山”也被剝奪了,怎說呢?每天做飯的是她,每天買菜的也是她,每天掏錢的同樣是她。她計算了一下,扣除一個月的菜籃子費,剩下的錢不夠她買一雙鞋。此外,她還要買牙膏、洗衣粉之類的生活用品,廚房裏的油鹽醬醋也要花費一些。這樣下去,恐怕連孫子出世後的紅包,她也拿不出。她想著這些,對自己未來的日子竟有些迷惘了。終於有一天趁著媳婦回娘家,宋梅香向兒子開誠布公的談起家事。娘兒倆好久沒談心了,坐在兒子麵前,娘仔細地端詳著兒子,感覺到兒子那張多麼熟悉的臉龐此時竟有些陌生。她知道,兒子結婚了,他的心可能不再完全屬於娘了。她回想從前兒子隨著自己上小學,早上娘牽著兒子的小手上學,晚上牽著兒子的小手回家,娘兒倆安詳的牽著手邁步在山村的石板路上,迎著朝陽,踏著晚霞,那時光是多麼的溫馨。兒子上了中學,離家五裏,不管刮風下雨,娘天天是早送晚接。兒子上了高中,離家更遠,每逢周末,娘依舊是早早地站在村口那棵槐樹下,翹首仰望兒子的身影。那時候,兒子完全是屬於娘的。娘心疼兒子,把家裏所有的營養都放進兒子的碗裏。兒子理解娘,把所有的孝敬都奉獻在娘的麵前。那時候的日子是苦點,可畢竟苦中有樂,樂在苦中。那時候,誰不說宋梅香有個好兒子,誰不羨慕趙恒月遇上世上最好的娘了。
往事回轉在腦海,宋梅香的眼圈微微有些泛紅,但終於沒讓淚水流下。她是個剛強的女人,不想直接把自己的委屈和苦惱寫在兒子的麵前。她鎮定下來緩緩的對兒子說:“城裏可不比鄉下,什麼都貴,娘的工資不夠一個月的買菜,這過日子可不能不計算著花費,可娘現在沒辦法應對家裏的開銷了。”兒子使勁地拍打著自己的後腦勺,說是這陣子忙糊塗了,隻顧著盼兒子出世,冷落了娘。還說他要和妻子好好商量,讓她拿出一部分資金補貼家庭日常開支。這一次晚餐,是兒子親自做的,當然魚是主菜。餐桌上,兒子拚命地往母親碗裏夾菜,娘兒倆共進了一次充滿著從前溫馨的晚餐。看得出,隻有在這樣的餐桌上,母親才能重溫往昔的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