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修訂《防衛大綱》傍美抗中
2010年12月,日本政府通過了日本防衛省新修訂的《防衛大綱》。《防衛大綱》是決定日本未來戰略方向的重要文件,新版《防衛大綱》與2004年比較,有著巨大的變化,日本開始了冷戰思維的回歸。
日本新版《防衛大綱》裏有兩個基本點。不但繼續依靠美日軍事同盟,而且更加主動地向美日同盟靠攏,軍事上親美的特點表現得更加突出,這是《防衛大綱》表現出來的第一點;第二點就是日本所謂假想敵的調整,明確把中國調整為日本的主要假想敵。
日本2004年修訂的《防衛大綱》,認為朝鮮是最大的威脅。在那之前,日本以俄羅斯作為最大威脅。2010年的調整,以一種非常隱含的方式表明,中國是日本未來最大的威脅。日本未來要防範中國,主要依靠美國,實際上完成了一輪假想敵的改變。
從這點來看,日本就像美國一樣,都通過一些手段,在中國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然後在政治上打壓中國,軍事上對中國形成這種有形的和無形的封鎖。而且日本這個動作與其說是做給中國人看的,不如說是做給美國人看的。看我多積極,我為你在東方構築了包圍中國的這樣一個態勢。依此還可以在美國人的麵前討價還價,爭取在美國那兒分一杯羹。
至於其他的,像增加自衛隊駐衝繩、駐外島的兵力,還有把所謂靜態遏製力量調整為動態遏製力量,都是圍繞這兩個基本點。
日本的評論家認為,新版《防衛大綱》顯示的趨勢是,日本未來將進一步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出動自衛隊與美軍並肩作戰,早晚有一天,自衛隊將成為美國的雇傭軍。
這個看法是略顯偏激的。雖然日本自衛隊的力量,最初是要借用美國的力量,但發展以後能不能一直跟在美國人屁股後麵,那也不一定。
在“二戰”的時候,日美之間交手打得如此之烈,雙方創痛如此之深。美國每年都在紀念珍珠港事件,日本每年都在紀念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事件。實際上,日美兩個民族、雙方軍隊隔閡甚深,積怨甚深。在這種情況下,美方根本不相信日本能永遠做自己的小嘍囉,日方也不願意永遠跟在美方屁股後麵走,這是一個未來的趨向。
所以對於日本武力的發展,美國實際上是抱著憂喜參半的心情。一方麵,美國希望日本武力更強,與中國對抗,減輕美國的壓力;另一方麵,美國不希望日本坐大,因為從曆史經驗來看,日本坐大以後,美國擔心新一輪的衝突發生。日本還會不會聽美國的話,美國也並不是那麼有把握的。
比如,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曾提出:在朝鮮半島爆發戰爭或者朝鮮崩潰的情況下,日本將考慮派遣自衛隊到韓國營救日本人。韓國高級官員稱菅直人的話“莫名其妙、不現實”。這種設想在更早以前也提過。就是在甲午戰爭之前,當時的日本政府要到朝鮮半島保衛所謂日僑的安全,這是日本動手的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包括入侵中國東北,入侵東南亞各國都是這樣。
它尋找的是一個借口——擴大自己用兵權限的借口。要擴大用兵權限,這在和平時期想通過非常困難,像日本的國會就很難通過。如果能借助衝突,日本就有可能大大地提高自己的用兵權限。日本想將來往這條路上繼續擴大防務力量,而且為在海外用兵做出這樣一種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