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日本來看,好像普天間基地是衝繩當地民眾的問題,從兩個國家來看,是兩個國家的經濟問題,實際上滲透的是大國之間的問題。日本想立足作為一個大國的時候,大國的政治問題怎麼解決?很難。這個問題解決,最終還是日本妥協,鳩山政府下台。畢竟普天間機場搬遷,主動權還在美國人手裏,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日本政府對美國說不還為時尚早。總的來說,日方被迫……不說全吞苦果,也是半吞苦果了。
離島美日演習
“二戰”結束之後,相當一段時期日本的離島是被劃分出去的。像日本的琉球群島等,衝之鳥礁更不用說了,全部是國際托管,實際上就掌握在美國人手裏。直到1971年,美國通過一紙歸還衝繩的協定,才把這個島嶼還給日本——實際上從美國的內心來說,是不想還的。但當時美國迫於越戰的壓力,以及日本反複的抗議,不得不把這些島還給日本。
但是美國人占據這些離島,實際上是當時“二戰”結束,雅爾塔體係對日本的一種懲罰,把離島剝離出來。所以日本人在20世紀70年代初,衝繩、琉球群島收回之後,內心是忐忑不安的,能不能長期據有,它並沒有把握。
進入新世紀以後,日本反複強調這個問題。像衝之鳥礁這樣一個礁盤,日本的很多政要都上去過,尤其是石原慎太郎,上了礁盤,做了很多“不惜戰爭、不惜衝突”的這種叫囂,反複宣稱日本對離島的權益,不許任何人染指。而且,日本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做得非常巧妙,力圖把美國拉進來,拉虎皮,做大旗,包住自己去嚇唬別人。
雖然是日本自身的國家主權的追求,但是需要通過《美日安保條約》做一個背書。它可以說:你看,美國人承認這是我的土地,而且美國人承諾要保護的。包括所謂美日離島演習,很大一部分目的也是這樣。但是美國人有多大主動性?日本人有多大主動性?實際上,雙方是各懷鬼胎,目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日本看,日本完全是通過美日離島演習,奪回一個所謂的被其他國家所占的島嶼。實際上達到威懾的目的,通過美國來嚇唬別人,就是利用所謂的《美日安保條約》,把所有的離島都罩在裏麵。
而對美國來說,美方願意與日本進行聯合演習,有自己的目的。美方的目的是通過演習,證明一下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存在,證明一下美國在西太平洋說話的分量。那麼美國是不是真的會為了日本離島,犧牲自己官兵的生命,這要大大打問號的。畢竟最初把日本離島從日本剝離出去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美國。
其實,不要說離島,就連琉球、衝繩的合法性,日本人也感覺很成問題。因為包括衝繩、琉球群島也是1879年奪占的。日本人非常急於把這些自認為統治並不是太穩固的島嶼加以固化,最終完成對這些島嶼的實際占領。至於像釣魚島這樣的島嶼爭議更大,日本人心裏更是完全沒有底的。
從這些方麵看,美日離島演習,說是表現日本的自信,其實恰恰相反,表現的是日本的不自信、恐懼、虛弱。如果在國際法上已經合理合法,得到國際的公理支持,何必做這些東西?之所以做這些,就是急於通過武力,通過威懾,通過《美日安保條約》,通過軍事同盟,把過去所占領的這些島嶼進行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