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米開朗琪羅孤獨的一生中,還是有一位女性走進了他的心靈。那就是在1542年他結識的維多利亞?柯洛娜。
那時,米開朗琪羅已經67歲,柯洛娜是50歲。但是柯洛娜認為自己仍然屬於已經死去17年的丈夫,這就注定了他們之間的交往隻是一種精神上的友誼。她送給他143首詩,他的回答充滿愛慕和熱情,但也充滿了文學的幻想。
維多利亞?柯洛娜是位有才華、美麗神秘的人物,是對米開朗琪羅表示超出傾慕之情的唯一女人。他們碰麵時,討論藝術和宗教,使他長期存在的悲觀情緒消失了。她為他祈禱,希望他永遠不再是他們相遇前的他。米開朗琪羅對這段感情非常投入,孤獨的心有了傾訴者、交流者。但即使這來得太晚的愛情,上帝也給剝奪了,剝奪了他享受人間幸福的最後機會。1547年,柯洛娜死了,從此以後米開朗琪羅有很長一段時間裏好像是精神錯亂,甚至消沉。米開朗琪羅站在他崇拜的、從未擁抱過的女子遺體旁,握住她冰冷的手吻了一下,默默地退開了。他曾向一個關係密切的學生提到他的心情:"即使她躺在靈床上的時候,我也隻敢吻她的手,而不敢吻她的嘴唇。沒有比這個更使我悲痛的了。"
維多利亞?柯洛娜的逝世使他傷痛不已,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害。他病得厲害,躺在床上好幾個星期,似乎他的生命到了盡頭,要隨維多利亞?柯洛娜而去了。也許這個時候的米開朗琪羅才第一次體會到異性之間的情感。
無字的豐碑
雖然米開朗琪羅並不像他的同時代的老前輩列奧納多?達?芬奇那樣是一個全麵的天才,但是他的多才多藝,也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縱觀米開朗琪羅一生的藝術成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他是人類奮鬥的兩個獨立領域裏(繪畫、雕刻)的成就都曾達到頂峰的唯一的一位藝術家。作為一位畫家,米開朗琪羅無論從他傳世作品的質量,還是對曆代畫家的影響來看,都是無與倫比的。他為裝飾羅馬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的那套巨型壁畫被真正地譽為是曆代最偉大的藝術成就之一。但是米開朗琪羅認為他自己主要是位雕刻家,許多評論家都認為他是曾出現過的最偉大的雕刻家。例如他創作的大衛雕像、摩西雕像和著名的聖母抱基督屍體哀戚之雕像皆堪稱為登峰造極的藝術品。
羅馬西斯庭小教堂內的天頂畫,是米開朗琪羅的繪畫藝術豐碑,它與同一教堂的另一幅壁畫《最後的審判》,是他一生最有代表性的兩大巨製,這兩幅壁畫工程也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貢獻。關於米開朗琪羅創作西斯庭教堂壁畫,有著一段辛酸的曆史過程,這裏介紹一下它的梗概。
為教皇修建陵寢占據了這位藝術家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然而結果卻令他非常失望。《大衛》的成功引起了新教皇朱利葉斯二世的注意。1503年,教皇朱利葉斯二世取得聖彼得王位後,便想把整個意大利歸在他的教權統治下。他要改建梵蒂岡,興修聖彼得大教堂,裝飾豪華的羅馬宮廷。朱利葉斯二世士兵出身,對人間的政治比天國的榮耀更有興趣。他是一個活動家,具有無止境的野心,他對藝術的興趣並不在藝術本身,而是想得到一個慷慨大方的保護人的不朽盛名。他招來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也是為了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陵寢,以便死後也有一個宏偉的"居所",方便後代人對他進行瞻仰。
於是米開朗琪羅被召到了羅馬,為這個後來出爾反爾的皇帝建造陵寢,在他們的計劃中,有40個高於常人的雕像在教皇的遺體周圍站崗守衛,其中兩個象征摩西和保羅,兩個象征天地,其餘的代表曆史上最偉大的聖人和英雄。這些都要米開朗琪羅來完成。教皇問米開朗琪羅整個工程需要多少費用,他說要10萬金幣,但教皇要給他20萬金幣的費用。
米開朗琪羅的創作熱情被徹底激起,他要施展自己的才華,創造出世所罕見的雄偉形象。他每日做著自己喜愛的工作,不知疲倦地刻啊、雕啊。然而,此時教皇的撥款卻來得不是那麼及時了,原來,在教皇的身邊出現了另一個藝術家,為了贏得教皇的恩寵和金幣,這個多事的家夥居然對教皇說:生前就給自己造墳是不吉利的。
被挑唆的教皇接受了他的建議,並且開始敷衍米開朗琪羅。知道內情後,火冒三丈的米開朗琪羅,讓人轉告教皇:"有朝一日,他要有求於我的話,就得親自來找我!"於是,憤怒的米開朗琪羅離開羅馬回到佛羅倫薩。
回到佛羅倫薩後,自尊心使他擺出矜持的態度,不讓任何人跟他接近,他又活在孤獨痛苦之中。像米開朗琪羅這樣天才的藝術家,對梵蒂岡來說,是財富,因此教皇一再命令他回到羅馬,但他都拒絕了。最後,教皇"懇求"他回來,米開朗琪羅最終作出了讓步。回到羅馬,陵墓的設計暫時放棄了,於是教皇便命令他將西斯廷教堂天頂上的舊壁畫塗掉,重新繪上新的壁畫。
這是米開朗琪羅的天才當之無愧的又一項創作。在這間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畫家要完成全部壁畫加上裝飾,時間長達4年5個月(自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底),米開朗琪羅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終日鎖在教堂中作畫,除了配製顏料的助手外,沒有第二個人上去幫助他。本來教皇為他派了一名叫布拉曼特的助手,但是由於布拉曼特與米開朗琪羅存有芥蒂,米開朗琪羅就稟告教皇,撤掉了這位建築家。天頂全部畫稿完成後,他決定讓其他助手來完成一部分繪製任務。但這些助手一開始就令米開朗琪羅不滿,於是再度抹掉已畫上的部分,最終由他獨自一人來完成全部天頂畫。
西斯庭天頂畫以聖經中的《創世記》為主線,繪畫總麵積600平方米,人物多達幾百個。規模如此之大的天頂畫,居然畫得那麼精確、細致,並且是出自畫家米開朗琪羅的一人手筆,這在16世紀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據說米開朗琪羅作畫的時候,除了教皇外誰也不讓進。他獨自一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創造了一個宏偉驚人的"巨人的世界"。然而在長達4年的時間裏,他不必見那些不信任的人,也不會為人際關係的矛盾而煩惱,隻專心於他的藝術。對於米開朗琪羅來說,這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四年後,天頂壁畫完成了。當他最後一次走下腳手架時,他的眼睛幾乎已經毀壞。那時,米開朗琪羅不過37歲,可是那長期高仰脖子的艱苦作業,使他的臉容變得憔悴不堪,儼然一位久經風霜的老者。
1513年教皇朱利葉斯二世逝世了。新教皇利奧十世比他的前任對藝術更加惠顧,他是為藝術而愛藝術的。他的父親勞倫佐大公就是米開朗琪羅的第一個保護者。73歲時,米開朗琪羅又接到一項工作,教皇請他為聖彼得教堂設計新的圓頂。這時他已經衰老不堪,躺在床上難以起身。他一開始拒絕了,因為他感到自己年紀太大,無法勝任這需要大量腦力和體力的工作。但是教皇一再堅持,他思量再三,終於同意了,但提出了一個奇怪的條件:不要報酬。因為他覺得自己最多隻能幹幾個月,如果運氣足夠好的話可以幹一兩年。既然注定無法完成,也就不應該索取報酬了。
米開朗琪羅從床上起來,顫巍巍地來到教堂,徒手爬上五層樓高的支架,仰著頭開始創作。然而,對於藝術的癡迷讓他忘記了病痛的身體,越畫越有幹勁,體力和智力竟然越來越好。這一項工作他足足做了16年,在89歲高齡的時候,終於完成了這項永載史冊的藝術巨作。
他設計的高達132米的教堂圓頂,幾乎在城內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成為他藝術的又一座裏程碑。最後一次走下支架的米開朗琪羅顯得容光煥發,他興奮極了,穿上厚重的騎士鎧甲,手持長矛,騎上戰馬,像個瘋子一樣到曠野中奔馳,歡呼自己的勝利。
隨後他又為自己的紀念碑設計了雕像,這些作品充滿悲劇色彩。米開朗琪羅在開始從事藝術創作時,把自己表現為大衛同時代的征服者,到老年他把自己描繪成耶穌同時代的受難者。米開朗琪羅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後時刻,1564年2月12日,他站了一整天雕刻基督像,兩天後在傾盆大雨中騎馬外出,1564年2月18日,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逝世,享年89歲。他臨終時為自己不能繼續工作而遺憾,他說:"在我剛剛對藝術有點入門的時候,我卻要死了。我正打算創作我的真正的作品!"
米開朗琪羅逝世後,教皇原想把他安葬在聖彼得教堂,但他的侄子把他的屍體冒充貨物,偷偷運出了羅馬,轉運到佛羅倫薩。在那裏,人們將他隆重地葬在佛羅倫薩名人墓地聖克羅切教堂。聖彼得教堂傾注了米開朗琪羅最後的心血和智慧,是他最美麗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