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楊誌起運生辰綱 上(1 / 2)

當日楊誌在階下回稟梁中書道:“自古行軍作戰,曆來是兵權貴專,軍令貴一。這十擔禮物,恩相原本都托付在末將身上,其餘眾人,都聽我的。要早起便早起,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末將都可安排。可是如今叫老都管並兩位虞候和末將一起去,他是夫人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公人,要是他們路上與小人鬧什麼別扭,楊誌如何敢和他們爭執?若是誤了大事,楊誌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豈不白白屈死。因此不能去了。”

梁中書道:“我當什麼,這個也容易,我叫他三個人路上都聽你提調便是。”

楊誌答道:“若是如此,末將情願領委任狀。如有疏失,甘當重罪。”

梁中書大喜道:“我也沒白抬舉你一場,好個兵權貴專,軍令貴一,真個有見識。”

梁中書隨即傳喚老謝都管並張李兩個虞候出來,當廳吩咐道:“楊誌提轄,情願領了軍令狀,押運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汴京太師府交割,這重任都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一同作伴,一路上不管是早起晚行,還是吃飯住歇,都要聽他號令,不可和他別扭。夫人處的吩咐,你三人自己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不要有失。”

老謝都管與兩個虞候哪裏敢說個不字,一一都應了。楊誌領了軍令狀,回去準備上路。

次日早起五更,楊誌戴上涼笠兒,跨口腰刀,提條樸刀,帶了十一個壯健的軍士,都做腳夫打扮,來到梁中書府廳上。老謝都管扮做客商,兩個虞候扮做伴當等候在此。張李虞候也都拿了樸刀,又帶幾根藤條。

一行人十五人吃得飽了,楊誌和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在廳上拜辭了梁中書,監押著軍士挑擔起程,離了梁府,出得大名府城門,取了條小路悄悄往冠州進發。

另一邊,留守司副牌軍湯隆押運十輛太平車,每輛車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獻賀太師生辰綱’,連車夫帶軍士,一共兩百人,大張旗鼓往澶州行去。

那日是政和五年五月十五。雖是天氣睛明得好,隻是酷熱難行。上路行沒多久,楊誌對老都管與兩個虞候道:“白日裏路上炎熱,便且宿下來,等夜裏再行路。”

那姓張的虞候道:“白日正好趕路,夜裏行路如何安全?”

楊誌道:“白日投店,就算是黑店,按楊誌武藝,也能照應。此間人煙繁茂,道路平整,不怕走夜裏行路,還能圖個涼快。若是白日時,難防路上有人窺探。再者商隊都怕夜裏行路不安全,便都不走,強人們自然夜裏也不出來做生意。我們偏偏夜裏行,兵法所謂出其不意。”

一行人當下投店歇息,歇到酉時,眾人吃飽喝足,又上路來。這次便走大路,行不多久,月上天來,照的大路通明。夜風習習吹來,好不愜意。楊誌見眾軍士士氣正旺,道:“大夥加把勁,打起精神來。我們今晚多行些路,明天中午若是能到冠州城,便賞你們每人二百錢,另有酒肉。”

這些軍士聽說有錢拿,都使出吃奶般力氣趕路。第二日趕到冠州城下,差一刻不到巳時。待找了家車馬店投宿,楊誌依言賞了,眾人吃過,便都宿下。

且說晁蓋莊上兩個莊客,日夜在中書府附近探視。眼見楊誌一行人離開大名府,一人騎了快馬,抄近路,去安樂村送信與晁蓋,另一人遠遠的跟了楊誌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