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石碣村七傑聚義(1 / 3)

朱貴與吳用還了一禮,道:“早就從我兄弟那裏聽說過加亮先生大名,不期今日相會。”

吳用道:“不愧是旱地忽律,我也曾聽人誇讚過你。果然是好算計,險些連我都沒看出來。”

朱貴有些悻悻然,從腰間取下一把短刀,扔給晁蓋道:“願賭服輸,吳先生不虧是智多星,賽諸葛,果然機智絕頂,不僅看破這個局,還能猜出我的姓名,這刀之得輸與你了。”

晁蓋接過短刀,直接遞給阮小七,對朱貴道:“這短刀我不要你的,日後隻要小七承你一份人情。”

阮小七對朱貴這把刀垂涎已久,朱貴隻是不舍,如今得了,自是歡天喜地,忙不迭答應了。

說起打這個賭,晁蓋心思卻是要阮氏三兄弟、朱貴、劉唐,都服吳用機智。尤其是這阮氏三兄弟,雖是講義氣,又精通水上本領,卻一個比一個麻煩。

阮小七,性情魯莽;阮小五,皮裏陽秋,這二人,無風都要起三尺浪,見樹也要踢三腳,若不鬧出動靜,心裏便不舒服。這也罷了,最讓人頭疼的還是阮小二,十處打鑼,九處有他。阮小七與阮小五縱然多胡鬧,多是小打小鬧。這阮小二,一鬧起來,多是大事。也隻有晁蓋這等英雄人物,才能管束得了他們。晁蓋深知,七人不齊心則寸步難行,所以未雨綢繆,叫吳用展示一下本事,好叫眾人心服。

當晚七人通宵達旦吃酒說話。

第二日,水亭前麵,阮小二列了金錢紙馬,阮小五點了香火燈燭,阮小七擺了雞鴨燒紙。七人排成一排,晁蓋領誓道:“天生萬物,必得公道,有一因需得一果,為善的,福報加身;為惡的,終下地獄。若這世間不得公道,我們便替天行道。梁中書在北京大名府害民,搜刮錢物,送去汴京與蔡太師慶生辰。此等正是不公道之財。我等七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鑒察。”

七人發過誓,燒化錢紙,在後堂散福飲酒。晁蓋坐了第一位,吳用坐了第二位,朱貴坐了第三位,劉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了第六位,阮小七坐了第七位。

晁蓋道:“今日我等七人聚義舉事,此一套富貴,必然唾手可得。我們人也齊了,兄弟們議一議,看如何行事。”

劉唐道:“東溪村離野雲渡有些偏,路途遙遠,來回策應,多有不便,隻怕耽誤事情。”

晁蓋道:“野雲渡北十裏,有一村地名安樂村,有一個閑漢,叫做白日鼠白勝。他曾來投奔我。隻這個白勝家,便是安身處,若有些小事,也可用他。吳先生,那生辰綱,我等是力取,還是智取?”

吳用笑道:“天王莫急,隻按前番商議,待查探過那楊誌實力,力則力取,智則智取。”

晁蓋便道:“阮家三兄弟與劉唐兄弟,且請在石碣村中安住。朱貴兄弟仍回李家道口酒店。我與吳先生回東溪村,安排人沿途布下耳目,探的生辰綱出發日程與路線,再做計較。”

晁蓋與吳用便回莊上,對莊客們說了楊誌相貌,隻說與他有仇,讓莊客沿了冠州、東昌、陽穀、鄆城一線小心查探,但凡有事,都報到安樂村來。

這邊晁蓋等人緊鑼密鼓準備暫且不提,單說那天雷橫帶著人從東溪村回來,一路無話,到鄆城時天光已亮,時文彬那時早衙未散。

雷橫去廳上交了紅葉,隻說並沒抓到賊人。因朱仝那時還未到,時文彬見是他先到,略增幾分好感,誇獎幾句,讓他退下。

雷橫心裏疑惑劉唐的事,想要與宋江商議。因此等到早衙散,便到衙門公事房尋宋江。剛說了沒兩句,宋江卻被時文彬叫到縣衙三堂去了,雷橫隻得在公事房等。

時文彬叫宋江說話,不為別事,卻是逼宋江趕緊到梁山泊落草。他昨日還沒有如此心急,眼下卻是因為夜裏得了林衝在梁山泊的消息。

林衝是職方司的副使高世德一手招納,時文彬並不知林衝身份,但他卻知林衝的本事,十個王倫捆在一起拍馬也趕不上。王倫嫉賢妒能,本領有限,有他做寨主,宋江早些上山還不如在山下把基礎夯實,不急在一時片刻。然而林衝上山了,若是梁山泊被他奪了,宋江再上梁山泊去,行事可就太過艱難,因此時文彬才逼著宋江落草,而且點名要他去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