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楊誌閹割矮腳虎(3 / 3)

楊誌問起史進來此間情由,史進便把與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三人舊事說了。

史進歎口氣道:“師父常說我行事不謹慎,不然也不至於今日這般。”

楊誌問道:“少華山都是過去事情,大郎不必耿耿於懷。倒是西軍正值用人之際,有王老教頭情麵在,大郎為何有這般感慨?”

史進道:“老種經略相公蒙天子相召,上汴京奏對去了。我師傅隨他同去,至今未歸。因此一直未有職役,幸有湯隆兄長陪伴。”

“大郎隻耐心等待便是,不愁英雄無用武之地。”楊誌道。

“若隻是等待還好,隻是聽人說,西夏覆滅時日不多,非是我盼天下不太平,隻是此戰眼見完結,短時間內邊疆再無戰事,無功業可立。”

楊誌見史進蒙王進教誨,是個有心報效國家的,便動了招攬的心思,問道:“愚兄一時手癢,大郎可有興致切磋一番,也散散酒勁?”他卻是怕史進本領不濟,想要出手試探。

史進自不推脫,來到院中,與楊誌練過一回。史進卻隱隱落了下風,這卻不是因為楊誌本領比史進高,隻是打法有別。

楊誌為人謹慎,又常以統帥為念,對衝鋒陷陣那等猛將所為多少有些看不起,因此技擊偏防守,少了幾分狠辣,與武藝相仿對手打鬥時,對方傷他不易,他要贏對手也難,正如與林衝、索超比武一般,都是平局收場。

反觀史進,血氣方剛,年輕氣盛,多少又有些莽撞,隻求一往無前,絕少防禦,頂多也是以攻為守。性子上來時,便以輕傷換重傷、以重傷換性命也在所不惜,同歸於盡也是敢的。這等打法,性命相搏時,即便對方比他武藝高,若膽氣不足,也不是他對手。

然而好友之間比武,哪能處處拚命,史進難免束手束腳,因此不是楊誌對手。此間情由,史進尚不明白,楊誌已了然於心,招攬之心熾熱起來。

楊誌收住招式,與史進道:“大郎若是有心報效國家的,愚兄這倒有需人幫忙處,不知大郎意下如何?”

“可是去大名府留守司?”

“不是去大名府,而是回少華山。”

“哥哥如何勸我去落草?此事休提,當初我不願留在少華山上,才來延安府投師父,如今哪裏能回去?”史進不知道楊誌底細,隻說自己不願去少華山。

“大郎莫急,聽愚兄慢慢道來。我此次來,便是要湯隆去大名府助我。想不到巧遇大郎兄弟。”

楊誌當日把職方司的事情與史進說了大概,道:“若是別人,想要如我這般要去落草,還費些思量。如今大郎卻是得天獨厚,有少華山上現成的第一把交椅。看朱武、陳達、楊春三人行徑,在少華山落草,也是被逼無奈,未見是個鐵心做強盜的。愚兄日後在山東行事時,大郎也可為強援,將來封侯拜將也未可知。”

史進心下驚訝不已,當下便把王進的事也對楊誌說了,道:“不瞞兄長,我來找師傅,非是不願意去少華山,而是要問他討個主意。上次作別前,他說要報上汴京職方司去,至今沒有消息。我不敢貿然上少華山去,隻怕玷汙了清白家世。”

楊誌道:“兄弟不必擔心這個,隻管去。我在職方司副使那裏頗能說的上話,即便未能事先掛名,後補一個不在話下。我回大名府後便修書一封去汴京,道明此事。”

史進聽了,猶豫道:“若按哥哥所說行事,便不用擔心此節,勉強也能做的。然而此事頗大,我還是想問過師父。”

“大郎如何這等不爽利,你也走過江湖,可見過哪個好漢行事之前先問師父允不允的?王老教頭人老了,事事隻求安穩。以他本領,若是突然發難,殿帥府中誰人攔得住?便十個高俅也刺死了!”楊誌有意激史進道。

不知史進如何回話,且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