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信能一敵三四十人,而鄧龍技擊本領著實一般,不是黃信的對手。隻過了十來個回合,鄧龍便被黃信覷個冷子,踹倒在地。黃信待要來捉,不妨被鄧龍一把土迷了眼睛,四周兵丁都在遠處,支援不及,被那廝連滾帶爬回關上去了。
黃信大怒,讓兵丁一起進攻,卻見羽箭、滾木、雷石如雨點落下,根本近不得關前。不管黃信如何辱罵,那鄧龍隻不再下關來。黃信無法,隻得帶了軍士回到清風鎮上。
秦明聽了,便讓黃信守了營盤,自己舍了那二龍山在一邊,先奔清風山來。一路行到山前,隻見那山八麵嵯峨,四圍險峻。古怪喬鬆盤翠蓋,杈椏老樹掛藤蘿。瀑布飛流,寒氣逼人毛發冷;巔崖直下,清光射目夢魂驚。澗水時聽,樵人斧響;峰巒倒卓,山鳥聲哀。麋鹿成群,狐狸結黨。穿荊棘往來跳躍,尋野食前後呼號。矗立草坡,一望並無商旅店;行來山前,周回盡是死屍坑。若非佛祖修行處,定是強人打劫場。
山腰有幾處關隘,與二龍山相仿,也是大軍施展不開。秦明讓軍士尋樵夫問了,道隻這關前一條路能上山,秦明猶不死心,一連尋了幾個樵夫,都道如此。秦明怏怏不樂,再去桃花山看,那桃花山地勢卻不險要,但有一斷澗隔住去路,山上強盜已把吊橋收起,若無翅膀,萬難飛渡。
秦明看了,一邊思索,一邊回清風鎮來。
待回到官軍大帳,秦明在帥案後坐下,叫來黃信商議道:“這三個山頭都是易守難攻的,便是不惜軍士性命,攻上山去,大軍一撤,隻怕匪情又死灰複燃。若是圍困,至少需數千兵丁半年之功。”
“師傅,看來隻得從長計議,這清風鎮是個緊要之處,不如在此地設個軍寨,隻要那強盜不能襲擾青州,便留他們在山上吃風。待日後設法派遣臥底上山為內應,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黃信聲音忽然放低,湊到秦明耳前,低聲說了。
黃信這低聲所說,卻是養寇自重的法子。秦明平日性如烈火,多有違逆青州知府慕容彥達之處。隻是狡兔未死,走狗還烹不得,因此慕容彥達忍他至今。黃信和秦明同為武將,又是他的徒弟,因此替秦明著想,獻上這個法子。
秦明聽了,麵色一沉,道:“我秦明不是那樣的人。”
黃信見話不投機,換了話題道:“師傅,你可知如今朝中為何奸臣當道?且不說遠處那蔡京那六賊,便是近前慕容彥達又有何德何能,還不是個魚肉百姓的酒囊飯袋。”
“想來是官家為眾賊蒙蔽。”
“不止如此,神宗與哲宗皇帝當朝時,王、司馬、文、富、韓、曾等眾相公皆是一時人傑,隻是為國家不惜身,這才讓蔡京等奸賊有了升遷機會。便是養寇自重又當如何?此舉非是戀棧官位,試想,師兄若是去了,被那鑽營小人做了統製,不還是百姓受苦,官家受弊嗎?”
秦明默然不語,半晌不說話。
黃信又勸道:“我們保全自己,留待有用之身,才好報效國家。好比我們打仗,戰場上大勢已去時,若是苦苦堅持,一般都是徒增傷亡,不如早點撤退,為國家保存軍士性命。”
秦明道:“你的心意我都知了,這事日後再也不要提。”
黃信道:“徒弟再說最後一句,師傅就算不顧惜自家官位,也要為麾下軍士、青州百姓著想。”
秦明歎了一口氣,擺擺手,讓黃信去了。
思量了一整夜,秦明回城奏請知府慕容彥達設一巡檢軍寨在那清風鎮上。有慕容貴妃使力,沒多久朝中批文便下來。那巡檢軍寨立在鎮外,下轄五百人,名叫清風寨。
清風寨已立,隻是苦於無良將把守。青州除秦明與黃信外,再無一人有此本領與膽量,然而秦明與黃信又都無法在此寨常駐,隻得奏請汴京再遣良將。
恰好當時汴京有一武舉,與遼使比箭獲勝,便派往清風寨做知寨。那武舉姓花名榮,自稱乃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弟弟之後,因其有著一身驚人的好武藝,射得一手好箭,能夠百步穿楊,江湖上人稱“小李廣”。
得了朝廷公文,花榮便收拾行李,帶了妻子崔氏,妹妹花雕,兒子花逢春並幾個丫環仆役,自毫州老家到青州上任。
四月初十這一日,花榮正來到鄆城地界,不料妻子崔氏旅途勞累,得了急病,高熱不止,隻得在鄆城縣城尋了一處客棧住下養病。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水滸臥底’,更全更新
花榮的妹子花雕是個好動的,在客棧裏麵閑不住,這日申時出門閑逛。她在客店裏已打聽好了,盤溝橋的夜月是鄆城著名十景,因此出了客棧就盤溝橋去。到那裏時,正是春和景明之際,橋下綠水潺潺,岸邊楊柳曳姿。待到天黑,姣月入水,更是玉鏡鑲黛,美不勝收。
花雕讚過一回,正要回客店,忽見橋上有一黑影躥過來,‘撲通’一聲,躍入水中。花雕不由吃了一驚,往橋下看時,卻是一條細犬沉在水中,一動也不動,眼見就要被淹死。
花雕見河水不深,顧不得衣服,隻跳入水中,將那細犬撈上岸。
那細犬慢慢清醒過來,立起來,抖了抖身上的水,而後衝著花雕叫了兩聲。
花雕道:“狗兒你不用謝我,上天有好生之德。”
不料那細犬慢慢爬到橋邊,又跳入水中,仍是一動不動。花雕大驚,沒有多想,又跳進水裏將細犬撈上來。這次撈上來的快,細犬還有力氣衝著花雕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