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宋江義收眾丐(3 / 3)

“押司可是要收下我們,做個當家的?”

“不敢當,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昨日做夢,有九天玄女娘娘瞧這些孩兒們餓的厲害,不忍心,便讓我來收留你們。”

那老叫花將信將疑道:“當真有三個飽一個倒?”

“你們這幫叫花子有什麼值得騙的?宋押司放個屁都比你們值錢!”唐牛說道。

見唐牛說的粗俗,宋江道:“我哄騙你們這幫叫花子有什麼好處?我也不強求,便有願意的,都過來,這些吃食便都是見麵禮。隻是醜話說在前頭,我宋江賞罰分明,眼裏揉不得沙子,若有誰今日應承了,以後不聽指派,縣衙大獄可空的狠,請進去吃殺威棒,不是好頑的。”宋江聲色轉厲。

眾乞丐互相看了看,撲撲拉拉的跪在宋江麵前,叫道:“師傅!”

宋江見還剩兩個乞丐,不肯跪,冷笑道:“好,這第一件事先看你們誰辦得好,把這兩個不肯跪的打出鄆城去,不許他們在鄆城討飯。誰出力最大,這一貫錢便是他的。”

按當時年景,不逢災,不打仗,但凡肯出點力氣,便是十來歲小孩也能養活自己,除非年紀太大或者有病,行動不得。這做乞丐的多是好吃懶做,隻圖伸手討要來的方便,若有些什麼氣節,也不至於一直做乞丐。

眾乞丐一開始還有些遲疑,後來不知誰帶的頭,一擁而上,隻打的那兩個乞丐哭爹喊娘。二人再來求宋江,卻是已經晚了,隻得抱著頭出城去了。

宋江說到做到,把錢給了一個下手最狠的,又散了吃喝給那幫乞丐。眾乞丐歡呼雀躍,平日裏討飯時編的吉利話不由自主就往宋江身上用,便連什麼“瓜熟蒂落,十月平安”之類對懷胎女子之類的話也一套套用上。

“我收留你們是為做善事,不是為虛名,若是你們向別人提起我,剛才那兩個人還是輕的。以後唐牛便是你們的團頭,若是有事,唐牛自會傳話給你們。”見眾乞丐都已嘴服,宋江緊眾丐的口風道。

眾乞丐都應了,宋江知一時也隻能如此,便與唐牛走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水滸臥底’,更全更新

過了兩三日,鄆城縣西城衣錦坊有個賣土產雜貨的鋪子,掌櫃姓張。張掌櫃兒子十八,婚娶城東一個女子。待吉時到了,一頂花轎被紅綠綢布的纏花包裹著,八個轎夫都是身體結實的漢子,都懂抬轎,一閃一閃,起起落落,纏花在轎子上飄飄搖搖,遠遠望去,像是由南到北移動的一棵開滿花的樹。

兩個響器班,分列花轎兩側,共吹著一曲《百鳥朝鳳》,聲音舒展昂揚,流水般在街道潺潺作響。看熱鬧的人前擁後擠,鞭炮不間斷的在人頭頂炸響。有知客在拐彎處見了送親隊伍,忙回身到張家稟報。主管迎到坊口,讓人將紅毯一節一節鋪滿巷子。

可事情萬萬難以料到,當新娘子到坊口下轎時,突然從對麵人群闖出七八個來討飯的叫花子,都是十幾歲,一個個披麻戴孝,手持招魂幡,拿著哭喪棒。那些叫花子齊刷刷跪在轎子前,嚎啕大哭,聲音嘶啞,破喉爛嗓,爹呀娘呀,妻的兒的,哭的驚天動地,如喪考妣。

事情來得突然,轎夫一見這些孝子,擱下轎子就呆了。響器班一向也沒有遇到過“紅白相見”,一人止吹,全班就亂了調,稀稀拉拉,此起彼伏,慢慢兩班響器都停了吹打。街麵上除了十幾個嗓門的狂哭,再無別的動靜。丁點兒也不悲哀,卻十分熱鬧,圍觀的人一下把花轎晾到一邊,朝著孝子們圍過來。

那主管是在市井中長起來的,見了便知,是惡作的叫花子來讓主家破財了,便急忙請了張掌櫃來。張掌櫃不想破財,便叫了幾個家丁上前廝打。那叫花子都是七八歲的小孩,平日吃的也不好,哪裏打的過那些家丁,四散逃走,更有一個被打的吐了口血,被抬走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水滸臥底’,更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