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宋江義收眾丐(2 / 3)

尋到唐牛時,他正在勾欄前無精打采的擺攤。見到宋江,唐牛有氣無力打招呼道:“押司,來隻醉糟雞麼?”

宋江故意黑著臉,問道:“唐牛,你一共借我多少錢了?”

“記不清了。”唐牛撓頭道。

“遠的不說了,這個月你借了多少?”

“一次一貫,兩次八百,一共兩貫八。”

宋江聽了,不由笑罵道:“什麼兩貫八,兩貫六!你這生意要是能賺錢才叫白日見鬼了!”

“我這買賣其實還好,都是賭輸了。”唐牛分辨道。

宋江問唐牛道:“罷了,就算你這每日賣糟醃能賺到幾個錢使,但改不了賭,就算有我接濟你,到底不是個長久之計,我給你指個賺大錢門路如何?”

唐牛大喜道:“押司,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

宋江道:“你做個團頭如何?”

唐牛失望道:“押司不是取笑我,什麼團頭,說起來好聽,不過是個乞丐頭,能賺什麼大錢?”

宋江道:“這就是你見識短了。團頭管著眾乞丐,眾丐若是討得東西,團頭要收他日頭錢。若是雨雪時,沒處討錢,團頭就得熬些稀粥,養活這群乞丐。破衣破襖,也是團頭置辦。所以一般乞丐都低聲服著團頭,如奴一般,不敢觸犯。你指使了眾丐,縣衙又有我照應,何處不能收些閑錢?你再在眾丐中放債盤利,隻需少嫖少賭,也能做起大家事來。”

唐牛道:“團頭名聲不好,隨你掙得有田有地,幾代發跡,終是個乞丐頭,比不得平民百姓家。出外沒人恭敬,不過閉著門,自家屋裏做大。”

宋江道:“若數著“良賤”二字,隻說娼、優、隸、卒為賤流,卻數不著那乞丐。春秋時伍子胥逃難,曾吹簫於吳市中乞討。唐時鄭元和做歌郎,唱蓮花落,後來富貴發達,一床錦被遮蓋,這都是叫花中出色的。此輩雖然被人輕賤,到底強過娼、優、隸、卒。”

見那唐牛還是有些猶豫,宋江接著說道:“說起來,我這個押司才是賤籍,三代不能科舉,五代不能為官。隻是這年頭,都是笑貧不笑娼的,你看著鄆城縣,又有何人敢輕慢於我?”

唐牛聽了,心下已定,道:“押司說的有理,這團頭我做。”

“開弓沒有回頭箭?”

“沒有回頭箭!”

“既如此,你跟我去尋那些乞丐。”說罷宋江二人前後相跟著去尋乞丐。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水滸臥底’,更全更新

鄆城縣的乞丐都在城隍廟附近曬太陽,所謂享天福。宋江路上買了些酒水、點心讓唐牛提了,自己提了些燒雞之類熟肉,直奔城隍廟來。果然,十幾個叫花子都睡在廟東麵的幹穀杆堆裏。

那些叫花子聞到宋江手裏的熟肉,不用吆喝便都醒來,團團給宋江和唐牛圍住。一個個髒汙衣服,蓬頭垢麵,大的有六十幾歲老頭,小的有十來歲的娃兒。

宋江看了這幫討飯花子,尋思一會,問道:“你們這些誰是當家的?”

那六十多歲老叫花問道:“你是剛入城的?這城裏的叫花子可不好做,吃不飽不說,昨日還病死一個。”

唐牛罵道:“瞎了你的老眼,有這麼光鮮的叫花子嗎?這是縣衙的第一名押司,宋江宋押司!”

老叫花說:“鄆城花子算不上教行,都是大夥住在一起,平日在鄆城討飯都是單杆兒,自個兒要多少吃多少。”

宋江想了想道:“世上三大幫,有錢財主為一幫,綠林豪傑為一幫,乞討的花子為一幫。‘丐兒不成幫,餓死沒人扛’。沒有教行哪成?你們不如跟著我,包你們每天三個飽一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