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說過江常坐還好,一說常坐反倒引起李俊懷疑。李俊就在這江邊廝混,以前從來沒見過那艄公,他從哪裏常坐?
李俊看了看那個客商,額上是水波紋,身上大片水鏽,倒似個常年潛水的。李俊心中冷笑一聲,不動聲色上得船來,與那艄公三十文錢。那艄公也不收,隻說信得過,過了江再收。
人已齊備,艄公收了船錨,搖起櫓來。那人說自己出了名的快,並非全是自誇,確實又穩又快,搖了沒一會,便到了江中。
艄公見離岸遠了,唱道:“老爺生長在江邊,不愛交遊隻愛錢。昨夜華光來趁我,臨行奪下一金磚。”
那幾個客商聽了,臉上驚疑不定。這華光是指華光大帝,又稱靈官馬王爺,係道家護法四聖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故宋時陶瓷業供奉的行業神祇便是這馬王爺,那幾個客商恰好是去景德鎮買瓷器的,因此聽了這話有些驚疑。
這人如此唱,別人不知是亂唱,還是有何用意,但李俊卻曉得,這歌叫敲山震虎,先嚇唬一下人,看看船上客商各是什麼反應,若是膽小的,一套辦法對付,若是有膽大又有藝在身的,自然要換另一套辦法。
就在這時,那艄公歇了櫓,拋了錨,從腰裏拔出一把明晃晃板刀來,唰的一聲插到船艄。他大笑三聲,喝道:“你們這些奸商,今日撞在老爺手裏,是要吃‘板刀麵’,還是吃‘餛飩’?”
那群客商雖不明白什麼是‘板刀麵’,什麼是‘餛飩?’,但看到那明晃晃板刀,也曉的不是什麼好詞,隻唬得麵無人色,無人敢應口。
李俊裝糊塗道:“船家,你這船莫非還做茶飯生意?”
艄公瞪著眼,道:“老爺和你耍什麼鳥!我隻管行船,哪裏有茶飯與你。”
“既然不管茶飯,那什麼是‘板刀麵’,什麼又是‘餛飩’?”
“若要‘板刀麵’,我不消三刀五刀,隻一刀一個,都剁你幾人下水去!你若要‘餛飩’時,你幾個快脫了衣裳,都跳下江裏自死!你們幾個好好商量,快回我話!”
有個客商大著膽子答道:“梢公不知,我們都是小本買賣。你可憐可憐,饒了我幾個!”
那艄公喝道:“你說什麼閑話!饒你幾個?我半個也不饒你!——老爺喚作有名的狗臉張爺爺!來也不認得爺,去也不認得娘!你們都閉了鳥嘴,快下水裏去!”
那背包的單身客商道:“我們把包袱裏金銀財帛衣服等物事,盡數給你,隻饒了我幾人性命吧!”
那艄公道:“還是這位仁兄機靈,看你幾個是有眼緣的,如此也罷。”
那背包客商便把包袱給了艄公。艄公拿過去翻了翻,劈胸抓住,從那客商懷裏搜出一個錢囊,足有好幾兩銀子:“你這廝,我有意饒你性命,卻還隱瞞於我。”說道一手揪住那人頭,一手提定腰胯,“噗通”一下扔進江裏,連個水花都沒冒。
李俊看了,心裏又是一動,那人果然是個會水的。
見一個大活人被扔下去,船上客商一個個都驚得呆了,再沒敢有二話的。除了包袱行囊,有的從帽子掏出銀子的,有的從腰間解出金條的,還有個川中來的客商從鞋裏拿出交子。
輪到李俊,李俊道:“可憐我是個沒錢的,隻吃餛飩吧。”說完便從船頭跳進了江,驚起好大水花。那艄公也是一愣,從來還沒見過如此痛快便吃餛飩的,待水花散盡,卻連個氣泡都沒冒出來。
且說李俊跳下水後,張大眼睛,運足了目力,四下往遠處看。江水清澈,天光也亮,李俊看到有個人影往江邊潛去。他鬆了一口氣,那人已走遠,隻剩下艄公一人,好對付不少。他脫的赤條條,其餘衣服都不要了,隻留一條犢鼻褲,從船下往船尾艄公位置潛去。待到了船尾,李俊運足了力,一個魚躍,從水裏跳出,把那艄公拉下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