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李俊降橫順兄弟(2 / 3)

李俊待人溫和,頗有風度,又是智勇雙全。戴宗當下覺得對付蔡得章可引他為強援。隻不過畢竟剛認識,交淺不好言深,沒法貿然開口求助,隻得待以後合適時機。反倒薛永是忠良之後,戴宗施恩於他,可以考慮托付他去無為軍那裏探聽消息。而且薛永使棒賣膏藥,江湖行走經驗豐富,不用擔心出事。

飲宴間穆弘得知戴宗身份,略有些後怕,幸好事情沒有鬧到不可收拾那一步,不然當真難以收場。他端起酒碗,連連敬了戴宗好幾碗。

李俊在那裏也有些吃驚。他起初還以為戴宗不過是個一般的公人,不料戴宗卻是押牢的節級。押牢節級不同一般差人,已是入流的官身,在吏部裏是有一號的。但戴宗言談中絲毫沒有架子,對眾人直如江湖好漢往來一般,李俊自是敬佩不已。

李俊和戴宗二人惺惺相惜不談,隻說李立並那穆家二兄弟,他們三人雖習得武藝,但一直都在揭陽嶺附近廝混,是沒開過眼界的土包子。薛永和侯健在江湖走南闖北,行走賣藝,聊些江湖奇事,隻聽得幾人驚歎不已。加上薛永將門之後,談槍論棒,不是尋常江湖的招術,讓三人大有啟發。一時賓主皆歡,嫌隙和仇怨都去了。飲酒至晚,眾人留在穆家莊上歇息。

次日戴宗早起來,作別眾位好漢。臨走前,薛永行動還有些困難,戴宗吩咐薛永道:“且在穆弘處住幾日,傷好就來江州城找我,再得相會。”戴宗又叮囑了侯健小心照料。穆弘也道:“哥哥但請放心,我這裏自看顧他。”當下戴宗告別眾人,不在話下。

且說李俊剛剛送走戴宗,就有鎮上有耳目來報,說江邊新來一個行船的,不在江邊渡口招攬生意,隻尋些偏遠靜處,頗有些蹊蹺,不像什麼正經人。

李俊聽了,和穆弘交待道:“我去看看。”

“我和兄長一起去。”

“不必了。那人既然是新行船的,肯定不是陸上的買賣。你水性不佳,反倒要我分心。我一個人,就算有什麼事,水裏還沒有人攔的住我。”

穆弘知李俊水性不是一般的精熟,因此不再言語。

李俊剛想走,忽然又立住:“你們都傳下話去,最近若是有兩浙路來的人,尤其是睦州,都知會我一聲。”

穆弘問道:“那裏出了什麼事麼?”

“前一陣子聽一個同鄉說,那裏不大太平。”

“不大太平?”

“是哩。”李俊壓低了聲音:“可能有人會造反。若是真的,我們要早做準備。”

“那裏離我們千餘裏地,再怎樣,也不會波及到我們。有什麼可準備的?”

“現在糧食運不到北麵去,便宜的很。要是打仗,糧價必然漲。你收些糧食在家中,到時賣出去,可賺一筆。”

穆弘想了想問道:“若是沒事呢?豈不虧在手裏了?”

“所以才要留意那邊的情況。”

“要不我親自跑一趟,看個究竟?”

“你若是沒事,可以走一趟——不要帶穆春去。”李俊指了在旁邊比武場練棍的穆春道。

“肯定不帶他去。上次哥哥說的私鹽買賣,籌劃的如何了?”

“販賣私鹽不比別的,那是重罪。你家大業大,這事就別念叨了,不然我沒法給你老父交待。你把糧食買賣經營好,那個是正途。”囑咐已罷,李俊離開了穆家莊,前去江邊細細尋訪。

找不多時,果然在一柳樹叢下看到一個陌生麵孔在行船,船上已經有了五六個客人。

艄公見了李俊,急忙招呼道:“客官可要過江?我這船出了名的快,而且還便宜,隻差一位就開船。”

李俊道:“你這船費幾何?”

“便宜的緊,隻要三十文錢。出門在外,若是一時錢不湊手,差幾個也無妨。”

三十錢確實便宜,此地江麵寬闊,一般行船都要七八十文。隻是便宜無好貨,自古皆然,其中說不得有什麼蹊蹺。

李俊還在尋思,船上有個背包的單身客商唱個肥諾道:“這位尊兄,這船又快又好,我過江常坐。今日我有急事要過江,如今隻差一位就能開船,勞煩尊兄成全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