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格拉米斯城堡(1 / 3)

第四章格拉米斯城堡

蘇格蘭是一個流傳著許多幽靈故事的地方,而位於此處的格拉米斯城堡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恐怖城堡。莎士比亞還從這裏的鬼魂傳奇中得到靈感,寫下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

格拉米斯城堡位於蘇格蘭的格拉米。1372年修建,兼容法國與蘇格蘭的建築風格,諾曼底式的角樓將古典的蘇格蘭塔樓合圍。城堡外還有絢爛的意大利花園和荷蘭花園,漂亮異常。

格拉米斯城堡是蘇格蘭最古老最有名的城堡之一,英聯邦內少有可與其媲美者,而且也是英國最著名的幾座"鬼堡"之一。而這座城堡之所以因恐怖聞名,是因為它的一位主人克勞福特公爵在這裏留下了許多關於魔鬼的故事。並且這裏的鬼不光名氣大,而且品種和數量也不少。

一進入城堡,你就會被小小地震撼到:格拉米斯城堡地域廣闊氣派不輸凡爾賽,其精巧別致更猶勝天鵝堡。它擁有多座塔樓和尖頂,設計獨特,而它悠久的曆史、皇家的氣派和浪漫的氣息又為其增添了動人的魅力。尖尖的房頂,相當符合人們心中鬧鬼城堡的長相。再配合偶爾陰沉沉的天空,心底還真是會有一絲涼氣冒上來。

在11世紀,格拉米斯城堡的所在地原是蘇格蘭國王的狩獵場所,到了1372年,約翰·裏恩(Johnlion)公爵受封了這片土地,並開始修建它。1376年,,約翰·裏恩公爵迎娶了喬安娜公主,並定居於此,他們世襲居住於此,也是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所誕生、成長的地方。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裏恩家族就對城堡進行了不斷的改造,造就了現在完美的格拉米斯城堡。

由於這家人和皇室結親,所以各個時期皇室來往於此都是相當的隨便。從陳列在城堡各處的照片上可以看處,這家貴族到目前為止的後裔長得都相當俊俏,該英俊的英俊,該美麗的美麗。可是我們當然也不會忘了這裏又是一個與許多鬼怪傳說有關的地方。據說,皇室中就有一名成員被外界認為是鬼,可他其實是先天的畸形人,隻是由於是皇族的成員,不能說皇家產出來了"怪胎",便就隻能當做"鬼"了。

仔細的觀察,你會發現像這樣的貴族家裏,還有好多中國的瓷器,西洋鍾也是城堡裏必不可少的擺設。其實如果不去想那些光怪離奇的鬼魂故事,格拉米斯城堡呈現給我們則是一片美麗的田園風光。這裏的意大利花園和被稱作荷蘭花園的草地上有牛、羊在綠蔭中格外悠閑。一處門口的雕塑,還和莎士比亞像極為相似。另外,伯爵家族的族徽是兩隻動物交纏在一起的巨石像,也象征了1200年前基督教與異教在蘇格蘭的際會。

這座城堡很大,管理也是非常嚴格的。今天,按照時間,有專人帶領按規定線路參觀,一般全程會用掉大約50分鍾。與諸多城堡一樣,為了保護它,很多地方不許攝像或攝影。但當我們走完這座城堡的每一個角落,她的美麗簡直令人無法忘懷。

城堡格局:每處都有一個故事在大部分時間裏,這所城堡的導遊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口齒清楚、連貫流暢、更熱情幽默。正如約翰·裏恩的名字一樣,這座城堡以"獅子"作為其皇家象征,結果所有的房間內幾乎均有各種帶有獅子的器具。

餐廳:餐廳至今仍在使用,獨具英國皇家風格,令人興奮的是,現在更多為租用給舉行婚禮的新人,餐桌可以加寬加長,所有家具、餐具均是數百年流傳下來的,最多可容納40人。

能想象在這裏結婚的情景嗎?如古堡中的王子與公主般,將浪漫的童話變為現實。天花板上裝飾著象征英格蘭的玫瑰與象征著蘇格蘭的棉薊,意味著蘇、英的合並。

珍寶室:多數有年代的古堡都有眾多密室。推開一麵看似正常的牆,沒想到裏麵別有洞天。

磚砌的石屋讓人覺得寒意襲來,牆上數不清的動物頭顱更添陰森,仿佛這是那個年代皇族的惡趣味。他們喜歡把鹿子、羊頭掛在牆上,更有狗熊的皮毛等。

朝窗那麵牆不是實心的,以前有一個棋牌室,蘇格蘭人星期天是不打撲克的,因為是休息日。而有一天4個人在玩撲克,到了周日淩晨的鍾聲響起,其中兩個人說不玩了,已經到周日了,而另兩個人卻說:"這麼好玩,我們要繼續玩,玩到'世界審判之日'為止。"他們不該說這句話,因為馬上進來了一個人跟他們說:"我陪你們玩。"於是直到今天,每到周日的淩晨,在這裏都能聽到這兩個人的哭泣和一種洗牌的聲音,而洗牌的那個人就是惡魔。

客廳:奇怪的是每個房間都有各自的氣氛,有的陰森可怕,有的則溫馨動人。

客廳的牆上掛著數位先皇及其皇後的畫像,直到今天女王有時候還會來度假。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旗幟相交,因為"英格蘭和蘇格蘭不再打仗了"。這裏還有一個精美的首飾櫃,是詹姆斯六世贈與瑪麗公主的結婚禮物,而他當時是這樣說的:"最精美的首飾櫃要送給我在世上看到的最美的女人......"教堂:側門進去就是一座禱告室,並且比較隱蔽。

在這裏出現了第三位"鬼魂"--格拉米斯夫人,她叫詹道·格拉米斯。詹姆斯五世是一位殘暴的君主,為了搶取她的城堡把她和兒子關進了地牢,出來時她已經瞎了,小兒子也死了。而心狠的詹姆斯五世還以"女巫"的罪名讓她的兩個兒子看著她被活活燒死。雖然後世的君主為她平反,但這怨靈依然不肯離去。

因此,據說她每日每夜的跟隨殺害她的君王,直到他死。不過導遊還會告訴,這位女士並不可怕,相反,還是城堡的貴客,遇到她的人都感覺良好,而這禱告室就是她經常出沒之地,隻是奇怪的是在角落的椅子,在他當導遊這幾十年中,即便遊客爆滿,也巧合的沒有一人坐。那把椅子就是這位格拉米斯夫人坐的,她每次來禱告就坐在那裏,禱告完就走了。

書屋:書屋裏有很多動物標本,全是珍禽異獸。

格拉米斯城堡在一戰時作為了軍事醫院,而女王的母親,老女王(1900-2002)就在此親自照顧傷兵。她是司佳思莫伯爵和夫人的第40個女兒,也是格拉米斯城堡的驕傲。在二戰中,麵對德軍的猛烈轟炸,她毅然選擇與丈夫--國王喬治六世留守倫敦,四處探訪無家可歸的人們,帶給飽受戰爭折磨的人民巨大的希望和勇氣,這也使他成為英國曆史上最受愛戴的皇室成員之一。

有一屆這裏的國王沒有子嗣,隻有女兒,雖然家纏萬貫但無人繼承,所以國王宣布招贅女婿,財產便可繼承。公主嫁了一次,離異了,又嫁了一次,這第二任丈夫是個酒鬼、賭徒、殺人狂,什麼壞毛病都占盡了。結婚第二天就問她錢在哪裏,公主說財產不能動,因為是作為信任而世代相傳的。丈夫大怒,成天追殺公主。在那個年代,這件事被英國各大媒體報道,成為街談巷論的話題。有意思的是,後來其子女想改回原姓卻不被允許,結果名字就變成裏恩·鮑恩(lionBone),再變成鮑恩·裏恩,不停地翻來覆去,始終甩不掉這"骨頭(Bone)"。

瓷器屋:不出所料,這是所有歐洲皇室必不可少的房間。

古時候,除了中國,歐洲人均不知如何燒製瓷器,中國被譽為"瓷器之國"。這裏壁爐上還有一塊用全牛皮做的,看上去跟周圍一樣,隻是被玻璃罩保護了起來。因為之前所有人聽說是皮製的,無一例外要去摸一下。這時老人就會說:"相信我,就算不摸,它也是皮做的。"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這個房間原來還被作為臥室,且第4位鬼魂就在這裏。他是一個小男孩,被父母遺忘在冰天雪地中,第二天活活凍死在外。據說,至今他仍然調皮在城堡中,會時不時地絆一下遊客。

第二間客廳:這間客廳還保持著女王來住時候的模樣,桌上有一個法國製造燈飾小鬧鍾,中間點著蠟燭,燈罩就是鍾,相當別致精美,直到今天還走得還很準。

第二間臥室:這裏會解釋一個長久一來的疑惑,為什麼皇室的床都比現在的床短。

先說一下,以前人睡覺需要很多枕頭,以至於他們需要一個專門放枕頭的櫃子,為什麼要這麼多枕頭呢?因為他們不可以躺著睡覺。可他們為什麼不能躺著睡覺?原來由於他們相信當魔鬼從窗外偷看的時候,躺著睡是死人的睡姿,而魔鬼就會把魂勾走,所以他們以前一直是坐著睡,所以就需要大量的枕頭,所以床就不需要這麼長。同理,歐洲的王子小時候很多會被打扮成公主的樣子,為的是好養活。因為傳聞魔鬼更喜歡小男孩。例如凡爾賽路易十四小時候就是女孩子的裝扮。

而這裏的枕頭櫃隻有鑰匙沒有鑰匙孔,據說不是荷蘭人就是德國人做的。因為德國遊客來了就說是德國的,荷蘭人來了就說是荷蘭的,因此鎖孔被隱藏了起來,還有暗格。而不遠的第三間臥室跟這間臥室的情形差不多。

石屋:跟前麵的一些石屋很像,隻是小了點,一隻大狗熊的標本讓人不寒而栗。

這裏就是莎士比亞寫《麥克白》的背景地,麥克白就是在這座石屋殺死頓肯的。據說,雖然《麥克白》作為四大悲劇之首,可莎士比亞卻並不曾了解格拉米斯城堡,以至於把麥克白寫得比較壞。不過後來由於當時的英格蘭皇帝催著他要看戲劇,有人告訴莎士比亞,英皇是麥克白的粉絲,莎士比亞才慌慌張張改了劇本。導遊形象地比劃著這一切。

展覽室:均是一些近代世襲伯爵使用過的穿戴過的東西。

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造訪格拉米斯城堡,也許正是遊客的眾多打擾了那些鬼魂的清淨,所以你並不能找到它們中間的任何一個。但令人很驚喜是,城堡外,你會不時的看到穿著蘇格蘭短裙吹著風笛的人,而這笛聲低沉悠揚,配上城堡的幽雅寧靜,再加上花園和狩獵場地遙遙望不盡的叢林鬱鬱蔥蔥。你絕對會想多留一會。

巫魔會:通過喪失人性和暴行來保證無序在英國,有很多人都相信"鬼"的存在。其中還不乏有人承認過自己親眼見到過鬼。而300年前,綽號為"老虎"的克勞福特公爵更在格拉米斯城堡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跡。

據說,克勞福特公爵喜歡在周六子夜巫魔會的時候和魔鬼打牌。在城堡地下墓室中,人們還時常聽得幽靈打牌的聲音。

巫魔會是為崇拜撒旦而舉行的一種巫師集會,也是魔鬼信仰的另一個特征。開始是儀仗遊行和向撒旦膜拜,然後是宴會以及舞會,高潮則是縱欲淫樂。也有稱為拜鬼會。他們通常在山頂舉行,當然也有在私人住宅進行,但規模則比較小。宴會在深夜開始,雞鳴結束。為避免暴露身份,人們或帶麵具,或把臉塗黑塗白。食物中均沒有鹽,因為魔鬼憎恨鹽,白麵包和食物油也被禁用。

在巫魔會上,巫師們敬拜魔鬼,並行各種惡行。巫魔會的雛形在10世紀時就已經出現。906年,德意誌特裏爾的勃魯姆(Regino ofPrüm)寫了一部供主教閱讀的隱修紀律指導書--《主教教規》。書裏記載了幾名受魔鬼誘惑的婦女,與異教女神戴安娜一起騎在動物背上飛行。

戴安娜是羅馬神話裏的月亮女神,即希臘的赫卡忒神(Hecate),後來的神學家視之為司冥界之神和巫術、魔法之神。赫卡忒神有著無厭的性欲,並司掌春藥和藥草。而這部會規也為以後的巫術迫害提供了基礎,更主要的是確立了以後女巫的形象--她們在夜裏騎著掃帚或動物,飛行去參加巫魔會。

15世紀上半葉,在韋爾多派異端聚集的阿爾卑斯山和汝拉山等地,巫魔會的形象日益清晰。例如,1430年左右出版的《搶劫財物》中將巫師形容為:"他們以集體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向魔鬼致敬,魔鬼的化身是一隻黑貓,而他們則要親吻貓的屁股";1436年,多菲內法官克勞德·托羅桑(ClaudeTholosan)在《魔法師和巫師的錯誤》中,盡管反對巫師飛行的觀點,但認為巫魔會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