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和珅與劉墉 周旋巧鬥(1 / 1)

第二十二章 和珅與劉墉 周旋巧鬥

在與和珅的周旋巧鬥中,劉墉表現得十分精明。他善於運用各種招術同和珅較量,始終處在主動有利的地位。

1.劉墉的書法

劉墉做了很大的官,而且學富五車,精通經史百家。在書法上,他同樣造詣非凡。

早年的時候,劉墉學習董其昌的書法,特點是秀媚妍潤;中年,他學習顏真卿、蘇軾等人的筆法,筆力雄健,豐澤厚實,局勢堂皇;晚年,劉墉的書法則是絢爛歸於平淡,勁氣內斂,渾然太極,從而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乾隆年間,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劉墉在書法上享有聲譽。當時,人們稱他們為"四大家"。其中,劉墉取得的書法藝術成就最高。

劉墉的書法集合了名家之大成,最終成為了一代書法家。他的書法風格,用墨厚重,貌腴骨勁,獨樹一幟,因此他有"濃墨宰相"的稱號。

劉墉的書法在乾隆年間十分有名,當時登門求書的人絡繹不絕,以得一紙為榮的人確實不少。因此,劉墉窮於應付。

傳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劉墉曾讓幾個姬妾代筆。還說,劉墉的書法隻落"石"兩字,或書"瑛夢禪",單鈐長腳"石"印的都是別人所代筆。

2.觀風聽月

劉墉的書法寫得好,乾隆皇也十分佩服他。

有一次,乾隆和眾臣來到雲壺勝境,看到"聽風樓"與"觀月樓"東西相對,十分雅致,便讓劉墉為風月二樓題個字。

於是,劉墉揮毫潑墨,"聽風觀月"四個字一會兒就寫完了。

乾隆皇帝一看劉墉寫的四個大字蒼勁有力,功夫非同尋常,是上等作品。他正在逐字欣賞,和珅忽然向乾隆討旨,說劉大人揮筆題寫了"聽風觀月",他願意親臨監工。

乾隆一聽,批準了和珅的請求,命令下人速請能工巧匠刻字製匾。

和珅拿著字,將它們交給工匠。由於劉墉把字寫成了單字,和珅就趁機鑽了這個空子。他對工匠說:"這'觀風聽月'四個字,是皇上最喜歡的,不要拖延,趕快製匾!"

工匠們聽了,不敢怠工,趕忙製匾。一會兒,乾隆和大臣們返回來,重新觀看字匾,太監把黃綾揭開一看,驚訝道:"'觀月聽風'怎麼成了'觀風聽月'?"

劉墉一看就知道是和珅搗的鬼。乾隆見了,生氣地說:"劉墉,你為什麼變著戲法更改樓名?"

和珅也在一旁挑撥是非,說劉墉敢私自更改樓名,犯下了殺頭的大罪。

劉墉沉思片刻,於是打算將計就計。他說:"和大人,你想'觀風聽月'嗎?"

"劉墉,風真能觀嗎?"和珅疑惑地說。

"當然能觀得著。不信,你聽著,'觀風樓上觀清風,近見扁舟帆卷蓬。遠看麥田掀巨浪,旌旗上下亂翻騰'。"

"那月怎麼聽呢?"和珅接著問。

"那就讓你聽聽,'聽月樓上聽明月,耳邊嫦娥笑語多。吳剛喳喳砍桂樹,嗵嗵玉免忙搗藥'。"

乾隆皇帝坐著,聽完劉墉的兩首詩,不禁笑歎道:"劉墉,好詩啊!真是讓人看到了風聽到了月啊!"

劉墉最終用自己的機智使自己絕處逢生,從而避免了和珅的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