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夢想破滅】(2 / 3)

珍妃的話,光緒句句聽進心窩,對她的深明大義和入微的體察,心裏的感動實在無法形容。這麼多年了,珍妃似乎從來就沒有說過這麼多話,就是在她受盡隆裕欺淩的時候,也從沒有這麼深深地動情過。那是因為當初傷害的是她本人而不是光緒,隻有在如今傷及皇上的時候,她才煞費這麼多的心思、傷筋動腦、揪心痛楚,怎能不叫光緒感慨係之!光緒自己心裏也非常清楚,此時此刻,珍妃內心的驚恐,恐怕比他自己更甚,但她反過來卻還要安慰自己,真讓光緒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他歎息一聲,隻好對著珍妃的眼睛深深地凝視了好一會兒,才盡可能平靜地說道:"愛卿的話朕已經句句記在心裏了,請愛卿放心,切莫著急傷身,替朕過分憂慮。朕依愛卿的勸告行事,一定會把愛卿的話時時記在心裏的。"

盡管光緒輕描淡寫地這麼說,但整個內宮的空氣卻是漸漸緊張起來了。很快地,宮裏頭其他人也都知道了一場極大的亂子將要臨頭,太後馬上就要回到宮裏來了!人人百爪撓心,一時間,皇上這邊的每個人全都把心緊縮了起來,大家都替尊愛的皇上暗暗捏著一把冷汗。因為他們之中,沒有人不知道太後的利害。宮中波瀾頓驚,平波起濤,誰還能心安理得呢?

不大一會兒,第二次的報告到了,說太後的儀仗禦船已經駛出頤和園,正在一路急急地往宮裏趕來。

此時光緒雖在靜等太後興師問罪,但他也絕對沒有閑著,不幸的預料早已不是夢境,而是正在到來的現實了。萬般沉痛之中,他的腦子正在高速運轉。他並不是在為自己尋覓遁詞、謀劃開脫,而是在為與他朝夕共事的那些大臣、僚屬一千人等憂慮萬分。凡是和新政有關聯的大小人物,他要盡可能地替他們打算好一條後路,庇護他們的身家性命免遭滅頂橫禍。

他首先想到的是危險最大的康有為和梁啟超、譚嗣同等,他知道太後隻要一回到宮裏,不久就會發現他們是策劃新政的首腦人物而絕不會放過他們。事不宜遲,想到這點他便急忙打發心腹太監奔出宮去,叫他們趕快收拾東西連夜逃走,逃得越遠越好,一刻也不能在京中停留。這些人一旦遭到抓捕,連皇上也沒有力量保得住他們的身家性命。特別是康有為以及和康有為聯手辦事的那一班子顧問,光緒更是替他們擔心。至於李鴻章等一幫程度不同地參與了新政的舊臣,因他們畢竟在朝為官多年,曾經為朝廷立過功勳,在太後麵前也都有一定的好感,朝廷上自會有一些親朋好友盡力幫他們開罪;就是太後怪罪下來,最多也不過是廢職罷官,尚不至於有生命危險。康有為等四品以下官員入朝的時間既短又沒有根基,隻要一個罪名下來,肯定首先就要做被殺掉的替罪羊。因此,光緒更特別叮囑奔去報信的太監,無論如何一定要親眼看著他們火速逃走才回來,以免皇上擔心。不然的話,他們是不會有任何活命希望的。

看著太監速速離去,光緒的心情傷到了極點。對一幫臣子的擔心時時來襲,使他生出一股揪心的痛楚。雖然他與他們相處時間不長,也才幾個月光景,但作為皇上,他與他們再也沒有這般地友好親近了。尚有一位通達時務的嚴複,經大臣王錫蕃推薦而來,寫有《上皇帝萬言書》,光緒召見他時,要他盡快抄呈,以盡早閱讀,現在看來再無閱讀的機會了。這些飽學之士,這些國中的英傑,他們飽滿的熱情和獻身新政的堅定不屈的決心,實在給他留下了至深的印象。他離不開他們,現在卻不得不離開了。同時他也知道,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裏,甚至永遠,他都不會再需要他們了,一切都行將結束了。但是作為君臣,作為朋友,他不能不為他們的生命負責。況且在光緒心目中,他們都是精英,是大清國將來的希望,就算是他這輩子再沒有機會搞新政了,但他們對於社會,總會是有用的,絕對不能讓他們因為自己而斷送了生命。他要盡可能地保全他們,為他們盡到最後的一份努力。這就是作為一個皇上應有的心胸,這也是他光緒的責任。

最後一次的報告跟著就來了,說是太後一幹人乘坐的禦船已經在輝煌的宮燈下抵達了高亮橋。王商派出的太監親眼看著他們燈火通亮地棄船上岸,換上了岸上早已備好的鑾輿,正在匆匆地抬往宮來。

此時的光緒,因為思慮已定,而且該發出去的通知也都已經發出去了,精神反倒覺得安定了許多。他用眼神製止住了那些太監宮女們的慌亂,閉目細想了一會兒,便與珍妃整理衣冠,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太監宮女們的掖護之下,緩緩地走到外麵一座大殿前的石坪裏提前跪下,平靜地等候太後的大駕到來。

"一切都到了應有的定數,包括真的、假的、應有的和莫須有的,該來的都來吧。"光緒皇上和珍妃在跪著的時候都這樣想,同時也有不少的淚水怎麼也看管不住地湧流出來。

"也許一切都到了真該結束的時候了。"年輕的光緒心想:"我沒有罪。隻要那些臣子都能夠一路平安,我還有什麼害怕的呢?剩下的一切都讓朕來承擔吧。"

此時的慈禧正在一步步走近光緒所跪著的中和大殿前的石坪。

在接近天亮時分,藤轎鑾輿的吱嘎聲已清晰可聞。在宮燈的映照裏,老佛爺的一班侍衛和火速趕來的榮祿的精兵持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傲慢和敵對的神色走進宮來,仿佛他們麵對的已經不再是皇上,而是束手待擒、專門等著他們拿辦的犯人。隨後,太後自己也從鑾輿裏慢慢地跨了出來。光緒大著膽子偷眼向她望了一下,隻見她滿麵怒容、臉色煞白,真的就像是一個要跟人拚命的老太太。

"孩兒給您老人家請安!"見太後從鑾輿中走過來,光緒隻好強作鎮定地招呼。

暫時沒有任何回答,慈禧太後像根本什麼也沒有聽到一樣,隻在臉上透出一層極可怕、極不自然的笑容,任由李蓮英扶著她,從光緒、珍妃身邊繞過,徑直向光緒的寢宮裏走去。李蓮英的臉上連期望的冷笑也沒有,由於一夜未睡,他的臉色異樣地更加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