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蘇軍在日洛賓附近渡過第聶伯河,進攻德軍第46裝甲軍的右翼。德軍第10摩托化步兵師將蘇軍逼回對岸。
這時,德國空軍有關部門立即向古德裏安報告說,蘇軍有更多的部隊從奧廖爾-布良斯克地區向戈梅利方向調動。另外,德軍從無線電偵聽中發現蘇軍在奧爾沙地區設有一個軍團司令部。可見,蘇軍正在沿著第聶伯河建立穩固的防線,古德裏安認為必須趕快采取渡河行動。
7月7日,古德裏安將第2裝甲集群司令部設在鮑裏索夫,第24裝甲軍軍部設在波爾特尼基,德軍第一騎兵師部署在博布魯伊斯克,第10摩托化步兵師部署在日洛賓,第3裝甲師部署在羅加喬夫-羅夫伊-貝霍夫,第4裝甲師部署在斯塔耶-貝霍夫,第10裝甲師在拜爾尼賽,黨衛軍帝國師位於別列津諾,大德意誌步兵團位於切爾文,第18裝甲師位於托洛欽,第17裝甲師位於先諾,第29摩托化步兵師位於鮑裏索夫。
第17裝甲師在先諾附近受到擁有大量坦克的蘇軍攻擊,雙方發生激戰。這時,古德裏安未接到上級的任何新命令,因此他隻好假定原來第2裝甲集群進攻斯摩棱斯克-艾爾雅-羅斯拉夫爾的計劃仍然有效。
蘇軍的防線還很脆弱,這時發起攻擊顯然好處很多。但蘇軍在羅加喬夫、莫吉廖夫和奧爾沙等地的橋頭陣地很堅固,古德裏安用奇襲方式的進攻都遭到了失敗。
對於古德裏安來說,如果等待後麵的步兵部隊趕到,至少需要14天左右。到那時,蘇軍的防線一定變得更堅強。德軍步兵部隊能否攻破對岸蘇軍沿江構築的堅強工事,以便裝甲部隊繼續前進,這是很值得懷疑的事情。那樣的話,希特勒想在1941年秋季結束蘇聯戰役的"巴巴羅薩"計劃,就變得不可能了。
古德裏安也考慮到現在渡河的危險,隻要一渡河,3個裝甲軍的側翼就暴露了。不過,古德裏安絕對相信裝甲部隊的突擊力量。因此,他決定馬上渡河。
古德裏安下令在兩翼的日洛賓和先諾方向暫時采取奇襲,兩翼的部隊負責監視蘇軍。古德裏安與第24裝甲軍軍長蓋爾商量過後,第46裝甲軍於7月11日在什克洛夫渡河,第47裝甲軍於同日在莫吉廖夫-奧爾沙之間渡河。
7月7日,古德裏安趕到第47裝甲軍軍部。他準備當麵把關於渡河的意圖,講給軍官們聽。半路上,古德裏安參觀了一列繳獲的蘇軍裝甲列車。不久,他來到第47裝甲軍軍部所在地--拉特恰。後來,古德裏安又趕到托洛欽,第18裝甲師正在托洛欽與蘇軍展開激烈的坦克戰。他要求該師師長必須殲滅奧爾沙以西科哈諾夫地區的蘇軍。這對渡河的成功是個先決條件。當時,第18裝甲師在坦克戰中的表現令古德裏安印象深刻,他毫不吝嗇地讚美了他們。
7月8日,古德裏安來到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參謀部所在地--別列津納河岸的包裏索夫。古德裏安和第3裝甲集群司令霍特向克魯格元帥請求渡河。克魯格與他們發生激烈的爭吵,最後勉強同意渡河。
這時候,蘇軍統帥部預備隊雖然已經陸續投入戰鬥,但還沒有完成戰略預備隊的集中、展開和建立穩固的防線。
7月9月,在第2航空隊的掩護下,剛結束白俄羅斯之戰的德軍兩個裝甲集群乘著勝利的餘威,大踏步地強渡第聶伯河、別列津納河與西德維納河一線。
對於進攻斯摩棱斯克,德軍統帥部持樂觀的看法,以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和陸軍參謀長哈爾德為首的德軍統帥部認為,剛在白俄羅斯損失慘重的蘇聯西方麵軍僅剩一點點部隊,再加上西方麵軍後方沒有太多的預備隊,蘇軍堅持下去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強大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群能夠輕而易舉地殲滅西方麵軍的殘部。
截止到1941年7月,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共有60個師,1個旅,加上北方集團軍的6個師,其兵力不少於120萬人。裝甲集群可用的坦克約1000輛,比開戰時少了一半,但仍具有較強的戰鬥力,而且,德國第2航空隊可以牢牢地控製住製空權。
雖然德軍在局部兵力上占有壓倒性優勢,但第4裝甲集群目前並不是沒有遇到難題。例如,蘇軍使用的T-34坦克曾在連日來的戰鬥中給德軍造成重大傷害,德軍T3型坦克根本不是蘇軍T-34坦克的對手,而趕來支援的德第17裝甲師的T4坦克也拿T-34沒有辦法。
T-34坦克的強大威力使德軍裝甲部隊非常頭疼,裝甲指揮官們紛紛要求兵工廠想辦法解決,古德裏安要求兵工廠應該直接仿造T-34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