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手腕課--學會在工作中“和稀泥 第五章 “空降兵“如何管好“老臣子(1 / 3)

第六課 手腕課--學會在工作中“和稀泥 第五章 “空降兵“如何管好“老臣子

有這樣一群比較特殊的管理者,在任職的公司裏,他們並非從基層幹起一步一步走到管理層的位置,而是從其他公司跳入,並且一進來就占據了管理層的位置,大權在握。在中國,這樣的管理者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空降兵。

這本來是一群很有理由驕傲的管理者。老板選擇他們,是肯定他們的能力;他們會選擇跳入這家公司,也必然因為這家公司有吸引人之處,至少收入會提高不少。但這些"空降兵"在經曆過"新官上任"的風光之後,最後大多以失敗收場。統計顯示,中國公司的"空降兵陣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甚至包括曾經擔任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的中國打工女皇吳士宏。

當一個人成為"空降兵",他會發現,短短時間內,作為管理者可能遇到的麻煩忽然全部出現。工作思路沒人提供建議,工作計劃完全由自己製訂,下屬對你陽奉陰違,工作方案得不到有效執行......結果多則一年,少則數月,這些空降兵就不得不黯然離去。

是什麼原因,使在原公司做得有聲有色早早名聲在外的眾多管理者,換了一個地方後立刻水土不服呢?

《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在談到中國企業管理時說:"全世界最難管的就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都很聰明。"在我看來,這句話後麵應該再加一句:"中國的企業裏最難管的就是老下屬,因為他們更聰明。

這裏有四個詞很關鍵,也容易模糊:聰明,精明,高明,英明。聰明就是能正確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於表現自己的聰明,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精明,善於掩飾自己的聰明叫高明,能夠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而中國企業的下屬,往往是聰明的下屬,把精力放在分析規則上,去尋找規則的漏洞,去違反規則。這樣的下屬一多起來,企業往往管不下去了。

說一千道一萬,新管理者要想在一個公司裏站穩腳跟並且走向成功,舊人是最大的麻煩。"空降兵"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處理好與老下屬的關係。

"空降兵"管理者常有這種體會:年輕的下屬們還算比較聽話,但是年長的"老狐狸"們可就難對付了。企業的老臣子們總是認為,公司推翻了按資曆升遷的先例,著實背叛了與他們的約定及他們對公司的期待,所以他們便將此怨恨向領導發泄,使他左右為難。

處理這種情況,最基本的辦法就是"煩惱給人聽會減半,喜悅給人聽會加倍"的道理。對於年長下屬的煩憂、怨恨、悲傷、不平不滿的心情不要覺得麻煩,反而要安排幾次機會聆聽他們的傾訴。你可多詢問他們過去工作的狀況,附和著他的話,並以客氣的言詞與其交談,他們的態度就會變得非常溫和。如此一來,他們心理上的壓力自然會緩解,從而能客觀、冷靜地反省自己的工作能力、意願及業績。他們對於親自聆聽自己牢騷的領導一定也會心存好感。

作為領導,你不僅在工作上,而且在人際關係、社會經驗等問題上,都可以向年長者請教。盡管在公司中你是他們的上司,但是你還是應以尊重長者的姿態給他們麵子,他們也會產生滿足感。

很多老下屬在一家公司做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經曆了公司的創業期、穩定期和發展期,他們是元老,他們的職位可以不高,但在一向講究論資排輩的中國,他們在公司的地位和影響力卻絕對不容忽視。換個角度想,這些元老們工作奮鬥了那麼多年,為的是好的薪酬和發展的機會,現在公司找了一個新人來管理,很可能自己升職無望。心裏能平衡嗎?所以對於空降到一家新公司的管理者來說,如果得不到老下屬的合作,失敗將隻是時間問題。

王路平是鄭州市一家企業的老板。20年前王路平為了謀生,從親友那兒借錢開了一家小餐館。由於王路平人品好,勤奮肯幹,且待人誠實,十幾年的時間,小餐館竟然發展成為資產過億元的集房地產、物流、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

從"灰姑娘"變成了"金鳳凰",王路平自然喜不自勝,但苦惱卻也隨之而來。開餐館那會兒,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王路平往店裏一站,眼睛四處一掃,便知道問題在哪兒?可現在不行了,企業若幹,資產過億,下屬近千,不要說解決問題,就是發現問題都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