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魔鬼“俾斯麥“ 第4節 戰列艦時代的終結(2 / 2)

"俾斯麥"號的確是現代化的戰爭機器。在它的主甲板下麵的深處,到處都是裝甲鋼板的艙室,許多官兵正坐在各個操縱台前堅守崗位。不論海上天氣多麼惡劣,海上風大浪急,這裏始終是秩序井然。除了命令聲和火力控製雷達分隊的報告聲以外,隻聽見價值昂貴的儀器工作時發出的輕微嗚鳴聲。

在一個艙室中央,裝備了雷達熒光屏。屏幕上顯示出桅杆上的天線接收到的幾十個目標回波。為了使熒光屏上的目標回波看得更清晰,艙內的燈光柔和暗淡。在熒光屏顯示圖像的同時,儀器上的刻度盤、指針和旋扭在轉動,各種報告通過有線電話傳遞。

這些人並沒有玩弄虛假的魔術:試圖從地獄裏召喚出惡魔來......然而,他們是在進行一種新的魔法:霎那間,能夠從"俾斯麥"號主炮的炮口裏噴吐巨大的穿甲彈,越過狂暴的大海,把死神送到十五海裏以外。

由於雷達上發現了幾十個目標,精疲力竭的艦員們打起精神,去操縱火炮。更多的艦員是被大炮的轟擊聲嚇醒的。

在濃霧彌漫的大海上,不時地從驅逐艦上射出令人目眩的照明彈,高高地懸在"俾斯麥"號戰列艦的上空,將它的周圍照得亮如白晝。甚至能夠發現驅逐艦急速駛向魚雷陣位,能夠發現艦首劈波斬浪時磨擦出的光亮。

艦員們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睡好覺了,甚至連坐在指揮室扶手椅上的呂特晏斯也忍不住打瞌睡,但火炮發射的巨大轟鳴聲使他突然驚醒。一次,當他醒來後,把參謀傳到身邊說,"立即把這份電報發給柏林。我們將戰鬥至最後一刻。元首萬歲!"

上午8時47分,英戰列艦"羅德尼"號第一個發炮,幾分鍾後,"喬治五世"號等艦也紛紛發炮,雨點般的炮彈落在"俾斯麥"號的甲板上、炮台上。

"俾斯麥"號雖然受到重創,但仍有很大的耐力和極強的火控能力。"俾斯麥"號第三次齊射命中"羅德尼"號,但英艦隊立即開始了更加猛烈地還擊。英艦隊的炮火命中"俾斯麥"號的主炮射擊指揮儀,但"俾斯麥"號仍不斷地開炮還擊。半小時後,舵機完全失控,戰艦的航向忽左忽右,炮手們難以瞄準。

英戰機和戰艦發誓一定要炸沉"俾斯麥"。不斷爆炸的魚雷和炮彈為"俾斯麥"號奏響了出殯的禮炮。漸漸地,"俾斯麥"號戰列艦成為一艘千瘡百孔的廢船,毫無力氣地搖擺在洶湧的波浪中。

德國在大西洋上襲擊護航運輸隊的任務落到鄧尼茨的潛艇部隊身上。

"俾斯麥"號的沉沒宣告德國海軍用水麵戰鬥艦艇襲擊英國運輸船的終結。"歐根親王"號的海上行動太危險了,它躲進布勒斯特港後,加入了"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的躲避行列。雷德爾等待著希特勒做出判決,隨著德國無限潛艇戰的加強,鄧尼茨的地位升起來了。

從此,戰列艦的主要任務變成對空和對岸炮擊。戰列艦為自身的安全,加裝大量的自動重炮。戰列艦最終被能夠攜帶飛機執行多項任務的航空母艦取代,航空母艦成為現代海軍艦隊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艦淪為航空母艦的護衛艦。

二戰期間,在德軍進攻挪威時,1940年6月8日,"沙恩霍斯特"號和它的姐妹艦"格奈森諾"號在北海擊沉英國海軍的"光榮"號航母。

1941年,兩艦多次竄入大西洋攻擊盟國運輸船隊。美國參戰後,德國大型軍艦的處境更加艱難。

1942年2月12日,為加強挪威的防禦和切斷同盟國的北極航線,兩艦結伴突圍,它們先駛入英吉利海峽,又從多佛爾海峽逃回德國。不料,成功突圍的兩艦卻先後被水雷炸傷。"沙恩霍斯特"號修好後來到挪威作戰,尋找機會破壞同盟國的北極航線。

1943年12月25日,"沙恩霍斯特"號自阿爾塔峽灣出發,追擊JW-55B護航商船隊,受到以戰列艦"約克公爵"號為首的英艦隊圍攻,被英艦隊擊沉。

"格奈森諾"號修好後,也想出海到挪威作戰,不料被英國轟炸機炸傷,該艦隻好駛回船廠,後來被作為港口障礙船沉沒於格丁尼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