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一根麵條有七種顏色 一個事業有了新的起色(2 / 2)

馮虹幾乎一夜未睡,她想問題肯定出在麵粉上。天剛剛亮,馮虹就去了糧油店,她買了一袋特等粉和一袋普通粉,又百折不撓地做起了實驗。用特等粉做的麵條再也不折了。

隻有彩色不是馮虹的目標,她要讓麵條更富營養,更加潤滑。她多次請教飲食專家,把多種可以起到潤滑作用的食品按不同的比例進行組合,使彩色麵好吃、好看、好營養。

根據不同的顏色,馮虹為手擀麵起了不同的名字。用芹菜汁做的就叫“綠色森林”,用紫菜包做的就叫“紫羅蘭”,用胡蘿卜汁做的就叫“金燦燦”……

門前的路修好了,彩虹麵從一步步的試驗裏走向了成熟,麵館的顧客人多了起來。為了消除人們對彩虹麵的“色素誤解”,馮虹請來了攝影師,錄製下了彩虹麵製作的全過程,人們的誤解得到了消除,營業額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有的顧客還給馮虹出主意:麵條色彩太單一了,要是七色該多好啊。就在那位顧客提出意見三天後,馮虹就真的成功研製了七色的彩虹麵。

2004年6月20日,一位記者慕名來到了馮虹的麵館,熱氣騰騰的彩虹麵讓記者大飽眼福和口福,他動情地寫下了一篇報道。報道刊發後,南京的各大媒體都蜂擁而至。有報道由於彩虹麵的新奇,而使正在鬧別扭、互不理睬的一對戀人很快和好如初的趣聞的;有報道老奶奶為2歲孫子排隊買麵,卻禁不住誘惑而自己先把麵吃了的軼事的;有報道馮虹創業曆程的……總之鋪天蓋地的報道讓馮虹和她的彩虹麵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彩虹麵也火了起來,小店的營業額一下子躍到了每月的四五千元。六朝古都的南京城裏,一場飲食革命悄然興起。

高檔飯店裏的麵點師聽說了彩虹麵,自感慚愧,都紛紛效仿學藝。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馮虹正準備申請彩虹麵的專利。她要在南京最繁華的山西路、新街口等地開辦分店,讓更多的人嚐到這絕美的“彩虹”。

→金手指:

不要輕易扼殺新思想,不要輕易撲滅創新的火花。社會的發展,企業的做強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連綿不斷的創新構成的,任何時候隻要企業不斷堅持創新,那麼它就一定會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反之就會陷入徘徊不前的泥潭,有被對手反超並擠出市場的可能。

引語:

都市快節奏的生活給忙忙碌碌的年輕父母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孩子無暇顧及,家中隻得請保姆,可小保姆們哪裏懂得孩子的心理呀!一次次的偶然,讓年輕的陳靜林,想到了一個全新的職業,當然這也是社會了展的必然。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