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隻賣擦鞋紙 年賺16萬(1 / 2)

第二十四章 隻賣擦鞋紙 年賺16萬

故事:

一天,上幼兒園大班的女兒回家找媽媽要錢,說學校要訂報刊,坐在一旁的王宏華一聽孩子又要錢,家裏的積蓄已經快用完了,便沒好氣地說:“怎麼又要錢,不才給過你嗎?”誰知,伶牙俐齒的女兒卻說:“別問我,問我們老師去!”夫妻倆相互看了一眼,麵麵相覷。“難道這日子就這樣混下去嗎?難道就這樣坐吃山空嗎?自己可是大學畢業生啊,下崗了就不能養家糊口嗎?……”這一連串的問題總是在王宏華心裏打著旋。

王宏華從小聰明好學,成績在班級總是名列前茅。1991年他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海安化工輕工公司,當時該公司不太景氣,王宏華並沒有去報到,而是去了一家供銷社。

3年後,他又輾轉去了一家工業品公司。這家公司不僅效益不錯,還讓他邂逅了同廠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1997年兩人喜結連理,第二年便有了孩子。一年後,由於公司機製僵化,加之管理不善,公司效益開始滑坡。2002年時,夫妻雙雙都下崗了。

孩子漸漸的長大了,需要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總是長籲短歎的也解決不了問題啊。王宏華閑著的時候總是默想一些致富點,雖然妻子也很支持他,但無奈,一時半會兒還真找不到好項目。

正在兩口子愁眉不展的時候,王宏華在上海工作的哥哥回來探親,看見弟弟、弟媳雙雙都下崗了,他勸王宏華:“上海機會多,不如和我一起去上海,說不定能找到好的門路。”

跟隨哥哥來到上海,他對外麵世界充滿了好奇。一次和哥哥一起去飯店吃飯,王宏華看見隔壁飯桌幾個白領女性用完餐後,拿出一塊“白紙”擦皮包,原來黯淡的皮包,瞬間變得可亮了,這讓王宏華感覺很詫異,是什麼“紙”有這麼神奇的魔力?等那幾個女士離開後,王宏華抑製不住好奇,急忙跑過去,撿起被扔在桌上的紙片,仔細一看原來原來是台灣生產的皮革擦亮巾。

王宏華非常愛看報紙,每天睡覺前總是看幾張。由於一心想找個好工作,他特別留廣告。一天晚上,報上寫著有個單位賣皮革護理配方,他一邊讀一邊思考,突然,他眼睛一亮。聯想到那天在飯店吃飯時自己發現皮革擦亮巾的一幕,他覺得生產皮革擦亮巾,肯定能賺錢。

第二天一大早,王宏華顧不上吃早飯,急忙跑到幾個商店看有沒有賣皮革擦亮巾的,終於在淮海路一家商場買到了,可一袋要9元錢。“這麼貴,幹洗一件衣服才五元錢!”王宏華猶豫了一會兒,但為了研究研究,還是買了兩袋。

回到住處,王宏華開始思考起來:“台灣生產的賣的價格太貴,普通市民肯定用不起,自己若能生產出價廉質優的皮革擦亮巾,市場前景肯定很大!”

王宏華決定抓住眼前這難得的機遇,他先跟妻子、哥哥和父母商量了一下。父母在聽完王宏華的講述後,迎麵潑來涼水,他們覺得王宏華是想錢想瘋了。但哥哥和妻子卻給了他很大的支持。他立即把2000多元錢彙到了賣皮革護理配方的單位,果然很快就得到了皮革護理配方,這讓王宏華開心不已。配方是有了,可新的難題又來了,用什麼作擦亮巾的材料呢?王宏華想了很多點子,一開始,他想用棉性衛生紙,可這種衛生紙經過化學溶劑一煮泡後,就沒有什麼彈性了,用布作原料吧,成本又太高。王宏華想到家裏還留有一袋從上海帶回的皮革擦亮巾,便帶著擦亮巾,登門求助於海安的一位化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