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下令從施利謝爾堡撤軍,但為時已晚。1月18日9時30分,在第1工人新村以東處,列寧格勒方麵軍第123旅與沃爾霍夫方麵軍第372師步兵1240團"擁抱"在一起,這標誌著德軍對列寧格勒長達17個月的陸地封鎖被打破了。
1月18日中午12時,列寧格勒方麵軍第136師,與沃爾霍夫方麵軍第18師,在第5工人新村以南會師,許多官兵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下午14時,列寧格勒方麵軍步兵第86師殲滅了施利謝爾堡的德軍。隨後,沃爾霍夫方麵軍殲滅了裏普卡的德軍。然而,蘇軍最關鍵的進攻錫尼亞維諾城計劃失敗了。
蘇軍在施利謝爾堡與列寧格勒之間建立了一條寬10公裏的狹長走廊,並繼續向南突擊。屈希勒爾為了不使部隊被殲滅,下令立即撤出傑米揚斯克。
2月21日,德國第16集團軍各師一邊與蘇軍激戰,一邊艱難地撤退。屈希勒爾的指揮十分靈活,他經常以進為退,多次擊退蘇軍不間斷的進攻,使德軍各師快速通過洛瓦季河以東的狹窄走廊撤了出來。
3月初,德國第16集團軍在霍爾姆-舊魯薩一帶建立了新的防禦陣地,在那裏阻止蘇軍向舊魯薩兩側挺進,給蘇軍造成了重大傷亡。
由於德軍大大地縮短了防線,兵力嚴重不足的狀況有所緩解。而德軍第18集團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仍在繼續。後來,蘇軍在沃爾霍夫河建立了寬35公裏、縱深10公裏的登陸場。、
7月底至8月初,蘇軍兩個集團軍進攻列寧格勒至沃爾霍夫河之間的德軍陣地,經過兩個星期的激戰,德軍憑借防禦攔阻住蘇軍,守住了用來包圍列寧格勒的突出部,迫使蘇軍在那裏的攻勢停下來。
蘇軍在涅韋爾對德軍第16集團軍右翼發動的突破取得了成功,切斷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的聯係。德軍第16集團軍右翼和中央集群第3坦克集團軍的左翼被迫後撤。那裏的蘇軍距離陶格夫匹爾斯隻有120公裏,對北方集團軍群的整個防線構成了致命的威脅。
在北方戰線上,經過兩年多的激戰,德軍第18集團軍丟失了施利謝爾堡,第16集團軍撤出傑米揚斯克。
屈希勒爾十分清楚德軍貌似堅固的北方防線存在的漏洞,但他沒有足夠的兵力消滅奧拉寧包姆的蘇軍登陸場的兵力。
1900年1月19日諾維科夫出生在科斯特羅馬州的克留科沃村,1919年應征入伍,1920年參加蘇聯共產黨。
1920年,諾維科夫畢業於步兵訓練班。1922年,畢業於高級步兵學校。1930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先後曆任排長、連長和營長。
1933年,諾維科夫被調到空軍擔任航空兵旅參謀長。後來,他擔任輕型轟炸機大隊大隊長,1938年升任列寧格勒軍區空軍參謀長。
1939-1940年,諾維科夫升任西北方麵軍空軍參謀長、列寧格勒軍區空軍司令。1941年,諾維科夫改任北方方麵軍空軍司令(8月,北方方麵軍改組為列寧格勒方麵軍)。
諾維科夫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善於領導空軍作戰。他領導的空軍在列寧格勒戰役中,表現出了很高的戰鬥力。1942-1943年,諾維科夫當選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主管空軍。1943年5月至二戰結束,他擔任蘇軍空軍總司令。
在諾維科夫的領導下,蘇軍空軍對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軍實施了有效的空中封鎖。1943年春季,在庫班空戰中,蘇軍空軍重創德軍空軍。在指揮空軍作戰方麵,諾維科夫有很多創新。他建立了同類型飛機的航空兵師,比如建立轟炸機師、強擊機師和殲擊機師。諾維科夫還組建了空軍集團軍和航空兵軍,成功地改進了使用空軍的新形式。
1953年,諾維科夫改任遠程航空兵司令。1954-1955年,他兼任空軍副總司令。1956年光榮退役。諾維科夫的著作有《在列寧格勒的天空》、《柯尼斯堡和柏林爭奪戰中的蘇聯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