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之所以重要,在於它能夠鞏固男孩的行為習慣。處於小學、初中階段的男孩,可塑性都是很強的,這時候家長如果放任不管,好男孩便會迅速學壞。如果身處好的環境,所謂的"問題學生"也能慢慢地轉變。在這裏建議那些"平時很忙"的家長,能夠從百忙中抽出一點時間,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①每周與男孩至少有兩個小時的自由談話。所謂自由談話,就跟平時聊天一樣,跟男孩談天說地,即使是生活小事也可以作為話題。為不至於和孩子聊天"冷場",你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有針對性、目的明確的問題,多對孩子進行啟發。
②每周至少抽出兩天時間檢查男孩的作業和學習情況,這樣不至於讓男孩完全"放羊",荒廢學業。
③每兩周一次,與孩子的老師溝通,了解他在學校裏的最新表現。
④每周抽出一天時間,給男孩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工作再忙也沒有男孩重要,更何況時間是海綿,隻要你肯擠總是有的。提前下班回到家,給男孩做好飯菜,等著男孩回來,哪怕是一頓普通的家常便飯,在男孩心中也會蕩起一絲微瀾,他會覺得:老爸(老媽)還是心裏想著我的。
更重要的是,父母還要抽出時間多去關心和照顧男孩,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氣,盡力做到一個家長的責任。
特殊的家境會造成了男孩性格上的反常與敏感,隻有家長迷途知返、改正錯誤,以足夠的耐心、包容與關懷化解男孩心中的冷漠,才能樹立家長的權威,起到教育的目的。男孩需要家長經常讚賞和鼓勵,需要在充滿親情與關愛的氛圍下成長,隻有這樣他才會進步得更快。即使再不起眼的家長,對男孩的影響力都是其他人給予不了的,畢竟其中包含了血濃於水的親情。隻要每個家長都能在心裏麵裝著男孩,那麼男孩的未來就會有希望。
我們希望上文故事中的小偉的父親,能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及時醒悟,不再找人到家裏玩牌,找到一份正當的工作,每天晚上都會把飯做好,偶爾有空回來陪小偉吃飯;平時臨睡覺前還跟小偉聊聊學習和愛好;經常到學校詢問兒子的表現,適當收拾自己,每次都穿戴整齊,一改從前的邋遢模樣。父親的改變,肯定會給小偉很大的刺激,他也會投桃報李--在課堂,基本上不胡鬧了,作業在同學的指導下也能按時完成了,期末考試進入班級的中遊水平。
隻要每個有心的家長做到起碼的改變,就會讓男孩朝著積極的方向邁出一大步。家庭是男孩人生的"大本營",學校隻是男孩早期經曆的一個"小戰場",日後他會進入社會這個"大戰場"中拚搏,贏得屬於自己的勝利。隻有家庭這個"大本營"根基紮實,男孩才能從中汲取無窮的營養和力量,從而在各種"戰場"上屢戰屢勝,立於不敗之地。
此外,即使有物質實力和各種資源的父母,也不能毫無原則滿足男孩的過分要求。對男孩而言,接受父母給你準備的各種資源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完全接受父母的安排並不是一種理想的發展方式。如果上重點中學僅僅是交了巨額"擇校費"的結果,那麼男孩個人再怎麼努力,也逃脫不了父母的束縛。畢竟,父母不可能"罩"著男孩一輩子。所以,為避免以後出現這種問題,做父母的還是先不要過多地提供給男孩太多太好的條件,不能讓男孩在父母的"懷抱"裏生存,否則他到頭來會一事無成。
對於處在啟蒙階段的男孩來說,家長的行為和家庭的熏陶本身就是一種催化劑。當家長能夠體會到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能將對男孩的關心付諸行動,努力根除自己和男孩身上的陋習,做到認真、細致,看到男孩的點滴變化,直到男孩有了一個良好的前景,為之付出的努力得到回報的時候,相信父母的心中會充滿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