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明白得失的意義,才知道該抓緊什麼(2 / 3)

看到孩子的狀況,她終於清醒過來,認識到並能夠真正去麵對自己的錯誤了。可是,在她願意放下自己心裏麵的固執,願意去辦離婚手續時,當初那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卻無論如何也回不來了,他不肯原諒自己的父母。她很想去補救,可是孩子根本不給他們機會,他對他們已經絕望了。可憐的她,在痛苦中生活了這麼多年,已近黃昏,幡然醒悟,可是,又是否能夠享受到兒孫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呢?

明知道是痛苦的生活模式,卻固執地選擇堅持,到最後,非但自己痛苦不堪,也間接連累他痛苦異常,不是嗎?這是她犯下的最大錯誤,毀了自己,也毀了自己愛及不愛的人。

所以,當我們認識到,有些事情已經不能勉強、無法挽回的時候,不如問問自己:我幹嗎不放手呢?很多時候,感情也好,婚姻也好,其他的事情也好,明明知道接下來的堅持,會對自己或是別人都造成一定的傷害,我們還要不要一門心思強到底呢?是不是就算傷害人也在所不惜?那麼別忘了,你自己也會遍體鱗傷的!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放手的,換個方式處理問題,也許真的就海闊天空了呢。

當然,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有特定的背景,當事人的處境也各有不同,所以處事也因人而異,這都要靠自己的智慧來體會、解決、化解。在這裏,把一份祝福送給上麵的那位朋友吧!至少她現在懂得了放下,明白了取舍,這不也是一件好事嗎?雖然這頓悟來得晚了一點,代價也確實很大,但今後她一定能從“取舍”中找到讓自己幸福的方法,因為跌倒過,智慧就長出來了,不是嗎?同時,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懂得“取舍”,該取的取來就是,該放的就不要勉強,那麼幸福就會一直跟著你走。

若要貪全,恐怕隻會一無所得

A姑娘問閨密:“為什麼我一直感覺不到快樂呢?你看,研也上了,如意郎君也找到了,爸媽身體也很健康。為什麼我總是覺得缺點什麼呢?”

閨密問:“你現在是不是覺得錢再多一點就好了?”

答:“是。”

又問:“你們是不是經常在一起琢磨,以後要買套海景房,買輛敞篷跑車?”

答:“是。”

再問:“你是不是經常擔心男朋友在外麵拈花惹草,即使是很正常的異性接觸,你也會心生醋意?”

還是答:“是。”

閨密最後說:“那麼,等你們有了票子、車子、房子、孩子以後,還是感覺不到快樂。因為你們還想要更好的房子、車子,還是會擔心對方有外遇,你們還希望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學出人頭地。人,永遠不會知足。”

是的,人永遠不會知足,也不該徹底知足,因為人生會停滯,但我們對欲望應該有所控製。

我們的生活就好像是一杯白開水,一開始,杯子裏的水清澈透明,不僅沒有顏色,而且沒有味道,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就可以任意地加糖、加鹽,隻要你喜歡。於是,便有許多人無謂地往杯子裏麵添加各種作料,直到杯子裏麵的水已經溢了出來,然而最後,喝到嘴裏的水卻總是會帶有一種苦澀的味道。

那時他還年輕,凡事都有可能,世界就在他的麵前。

一天清晨,上帝來到他的身邊:“你有什麼心願嗎?說出來,我都可以為你實現,你是我的寵兒。但要記住,你隻能說一個。”

“可是,”他不甘心,“我有許多心願啊。”

上帝搖頭:“世間美好的東西實在太多,但生命有限,沒有人可以得到全部,有選擇就要有放棄。來吧,慎重地選擇,永不後悔。”

他驚訝:“我會後悔嗎?”

上帝說:“這沒人知道。選擇愛情就要忍受情感的煎熬;選擇智慧就意味著痛苦和寂寞;選擇財富就有錢財帶來的麻煩……這世上有太多的人在選擇一條路以後,懊悔自己沒有走另一條路。仔細想想,你這一生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他想了又想,所有的渴望都紛遝而至,在他的周圍飛舞——哪一件是不能舍棄的呢?最後,他對上帝說:“讓我想想,讓我再想想。”

上帝應允:“但是要快一點啊,我的孩子。”

此後,他一直在不斷地比較和權衡,他用生命中一半的時間來列表,用另一半的時間來撕毀這張表,因為他總發現自己有所遺漏。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不再年輕,他老了、更老了。上帝又來到他的麵前:“我的孩子,你還沒有決定心願嗎?可你的生命隻剩下五分鍾了。”

“什麼?”他驚叫道,“這麼多年,我沒有享受過愛情的快樂,沒有積累過財富,沒有得到過智慧,我想要的一切都沒有得到。上帝啊,你怎麼能在這個時候帶走我的生命呢?”

五分鍾後,無論他怎麼痛哭求情,上帝還是滿臉無奈地帶走了他。

在世上有很多人,他們的一生都是在思索、選擇中度過,而不是確切地去執行某一個選擇。人生無處不是在選擇,既然無法擁有一切,那就會有取有舍;若要貪全,恐怕最後隻能是一無所得。

其實就算是你可以擁有整個世界,你一天也不過是吃三餐。這就是人生思索之後的一種醒悟,誰懂得其中的含義,誰就會過得輕鬆、活得自在,知足常樂,睡得安穩,走路自然也就會踏實,回首往事也就不會存在遺憾了。

所以,不論是喜歡一樣東西也好,或者是喜歡一個位置也好,與其讓自己負累,倒不如輕鬆去麵對,無論是放棄或者是離開,都會讓你學會平靜。人生是非常短暫的,我們縱然身在陋巷,也應享受每一刻美好的時光。

什麼都不丟,可能什麼都做不好

有的時候放棄並不意味著失敗,而是對生命的過濾,對心靈的洗禮,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在我們的一生當中,需要完成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我們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當麵臨一些選擇的時候,就應該學會放棄。人生不僅要有所為,也應該要有所不為。而隻有當我們舍棄了一些東西之後,我們的精力才能夠更集中於必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