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不耐煩才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大怒或鎮定的情緒就有些過火了。而如果對方承認之前撒謊,這樣對你說:“事情是這樣的,我還是對你直說了吧。”則要注意對方可能會再一次撒謊。那些從一開始就說謊的人,如果沒有見到實際的證據,通常都不會服軟。
因此,FBI不會輕易相信罪犯的坦白,而隻相信線索、證據,以及對方語言和動作中流露出來的破綻。
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或者遭遇挫敗時,也會用力將衣領拽離自己的脖子,好讓涼爽的空氣傳進衣服裏,冷卻心頭的火氣。當你看到有人做這個動作時,你不妨對他說,“麻煩你再說一遍,好嗎?”或者“請你有話就直說吧,行嗎?”這樣會讓這個企圖撒謊的人露出馬腳。
在運用反複提問的技巧時,調查員不會針對一個問題一遍遍地去問,而是這樣做的:開始時按照問題的順序訊問對方一遍,讓對方逐個回答完這些問題,接著調查員會將所有的問題打亂順序,隨意發問。在打亂順序的問訊中,有些問題是已經問過的,有些則是新的。
當然,調查員再次訊問同樣的問題時,不會用一模一樣的原問題去提問,而是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問同樣的問題,這樣做常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比如,在前麵調查員已經問過了這樣的問題:“你昨天晚上在哪裏?”之後在合適的時段,可以換一種提問方式,再次問類似的問題:“你昨天晚上離開家了嗎?”“昨天晚上你去過什麼地方呢?”這些問題所問的事情其實是一致的,隻是換了一種說法,這樣就好像是一個新問題。對方很容易在這樣的提問方式之下露出馬腳。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人們要準確地重複自己編造的謊言是很困難的。比如有個病人患了絕症,醫生想掩蓋實情,就得另想辦法解釋病人的症狀,當然這些解釋是假的。這樣一來,醫生就得時時牢記虛構的解釋,但是這些虛構的解釋是沒有事實根基的,很容易與內心所知的事實真相衝突,從而在日常的言行當中露出一些端倪。
如果這種掩飾事情的謊言行為是長期的,那麼醫生還能通過不斷地強化來彌補謊言。而如果這個謊言隻是即興的,就很容易忘卻。一旦病人某日再次問起,醫生很容易吐露一些事情。所以,對一些毫無準備、即興說謊的人而言,讓他複述自己的謊言是非常困難的。
過去有些人認為,隻要讓說謊者複述自己編造的謊言,就能讓對方露出端倪。這種想法未免太過簡單了。實際上,對那些有所準備的說謊者而言,複述謊言並非難事,他們可以很流暢地將自己所編造的故事講出來,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會表現出繪聲繪色、活靈活現的表情動作。
有些經驗豐富的探員就知道,在偵訊過程中,對事件描述越流暢的人往往在說謊。所以,在偵訊的時候,有經驗的探員會讓那些流暢的敘述者將自己所說的事情倒著說一遍,如果是自己經曆過的事實,對方可以按部就班地從後往前說,而如果對方所說的是謊言,這種突如其來的問題通常會讓他的頭腦陷入混亂之中,不知道怎樣回答,或者在其倒敘時會出現混亂、含糊不清的情況。
比如訊問對方:“你昨天都幹什麼了?”對方很快地回答:“我去洗車,然後吃了午飯,去給一個朋友送東西。”這個時候,探員可以對他說:“好,現在我們整理一下你說的事情,但這次你要從事情的結尾往回說。”如果是自己實際經曆過的事情,他往往會比較順暢地說:“給朋友送東西,吃午飯,洗車。”而沒有經曆過的事情,他就會支支吾吾,在心裏想一會兒。在他揣摩的過程中,探員可以觀察他的動作與眼神,找出其說謊的破綻。
適當的語言刺激,能讓你察覺謊言
如果一個人刻意隱瞞某件事,你該怎樣去找出其中的真相呢?FBI每天都在為這個問題而忙碌,努力尋找揭破謊言的方法。如今FBI有了一整套有效地偵破謊言的技巧,如果能夠靈活地運用它們,幾乎沒有人能隱瞞了。特別是在一些有效的語言刺激之下,罪犯們紛紛在不知不覺中泄露著他們的秘密。
在審訊室裏,FBI的特工人員正在審訊嫌疑人。這名嫌疑人是個小心的男子,他正在回答FBI的問題,每個回答都顯得極為謹慎。他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不在現場,而且他的言辭也很真誠。但是FBI仍然不停地問著問題,這些問題貌似十分隨意。
FBI問:“如果你參與本案,你會使用槍嗎?”男子笑答道:“怎麼可能?”FBI問:“也許你會使用刀子?”男子搖了搖頭,表示這是一個無聊的問題。FBI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問道:“那麼你會用錘子嗎?”男子無奈地笑道:“警官,你這是徒勞的。”FBI說:“難道你會像電影裏麵播放的那樣,使用碎冰錐殺人嗎?”
此時,FBI看到男子的眼皮明顯地耷拉了下來。這位特工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義。從那一刻起,這名男子就成為該案件的第一嫌疑人。後來事實證明這個男子就是殺人凶手,而碎冰錐就是這起案件當中的作案工具。
這名訊問嫌疑人的特工,就是在FBI當中以研究身體語言而享有盛譽的喬·納瓦羅。喬·納瓦羅認為,在偵訊的過程中,采取一些言語的刺激,然後結合對方的微表情及微動作反應,可以勘破謊言。這一觀點被FBI作為重要的偵訊方法記錄在特工訓練課程當中。
適當的語言刺激,可以讓說謊者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往往會通過一些細微的語言、表情及動作反映出來。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技巧。比如有位先生買車時,可以這樣問賣主:“關於這輛車,還有什麼需要告訴我的嗎?”這樣的問話會讓賣主內心產生一些想法:莫非他發現了什麼?有時候賣主會表現得很緊張。如果你發現這輛車有點問題,而賣主沒向你提起過這個問題,那麼,你就有理由懷疑賣主是否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