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懷舊的話題。
懷舊話題很受一些人的歡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甚至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熱愛回憶往事,特別是回憶一些自己的英雄事跡。為什麼會這樣呢?當我們仔細思考這一問題時,就去研究分析人們懷舊時的談話內容,結果發現在人們的那些回憶描述當中,有關於描述自己缺點方麵的事情很少,一旦說到他們自己做錯了的事情或者某一方麵的失敗,通常在他們的論述中都會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釋。
大多數人都不承認自己喜歡自吹自擂,賣弄自己非凡的本事,但實際上幾乎所有人都在這麼做。特別是當你回憶往事的時候,無論是美好幸福的事件,還是令人悲哀的事情,無論你在這些事件中是作為主角存在,還是作為旁觀者存在,你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缺點、錯誤弱化,而盡力地突出自己的選擇與做法的正確。當然,這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有的一種下意識行為,不足以作為分析某一類人的個性特征的證據。
我們要說的是那些將懷舊的話題作為經常性話題的人們。在交談過程中,有些人總是把話題引到自己的身上,說起自己當年的奮鬥經曆,或者悲傷的過往。這樣的人內心通常對現實狀況有著深沉的怨言,但他們不像抱怨者那樣,采用憤憤不平的表達方式,相反,他們習慣於用敘述過往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希望用已經被篡改、粉飾和誇大了的往事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特別是麵對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這些人更是滔滔不絕。
有的人總是告訴別人一些有關於自己的悲傷故事,故事中的悲慘境遇聽之令人痛心。這樣的人多半是想要得到一些同情,同時想要告訴別人,自己是如何的堅強和堅忍。自己之所以能有今日,完全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有的人則興高采烈、眉飛色舞地聊一些自己過去的光榮史、風流史。這樣的人對時代和環境的變化,有著難以適應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他們還不能轉變自己的思維,去主動適應新的時代和環境。他們或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許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無論何種懷舊話題,偶爾說說聊以自慰是很正常的情況,但如果陷入了一種經常性的懷舊狀態當中,我們就能從這些話題中看到潛藏在對方內心深處的一股無可救藥的欲求和不滿的情結。
另外,不斷變換話題的話題展開方式也能反映人的性格。
人的性格表現不但隱藏在話題裏,還會反映在話題的展開方式上。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大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個人不顧別人的談話,突然插進毫不相幹的話題。這樣做顯然是不禮貌的,也很讓人討厭。
經常把話題扯來扯去,或者不斷變換話題的人,從某方麵來講,有著特別強的支配欲和自我表現欲。這類人往往會不把對方看在眼裏,而完全擺出我行我素的樣子。從表麵上來看,這樣的人似乎是很有主見和主張的人,而實際上有主見和主張隻是一種假象,他隻不過是想讓別人仔細聽他講話,或者聽從他的安排。
這樣的人通常習慣於滔滔不絕地表述自己,一旦遇到別人說話,即便對方所說的話題自己也很感興趣,他也不願意附和,而是會插嘴改變話題。他這樣做的目的不外乎是擔心主導權落入別人之手,想自始至終都由自己占據優勢,又或者是想擾亂別人的思路,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
話題的內容不斷變化有好的一方麵,但如果話題變換太快,或突然插話,往往會使談興正濃的人們變得索然無味。經常變換話題的人,通常會給人思想不集中、缺乏理論性思考的印象。他們所說的一些話,表麵上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深思往往會感到不夠嚴謹,甚至漏洞百出。
優秀的談話者或情報員很少談及自己,甚至根本不談自己,而是將對方引出來的話題進行分析、整理,不斷地從對方身上吸取許多知識和情報。在一些情況下,有的人將全部注意力放在傾聽對方的談話上,從性格上講,這一類型的人很能理解別人的心思,而且具有寬容的精神。當然,如果這些人犯罪或說謊,將會是更加麻煩的事情。
FBI認為,如果想要知道對方的性格和氣質,最容易著手的辦法,就是觀察話題與說話者本身的相關情況。盡管FBI得到一些有關於話題的研究資料,並且運用於調查和偵訊工作,但他們不得不承認,所有的研究相對於現實生活的發展變化都是滯後的。很多時候,FBI隻能通過一些基本的分析手段,對犯人的心理和性格做一個大致的分析。盡管如此,這些大致的分析對FBI的幫助已經很大了,它能讓警方對犯人的性格和心理有所把握,從而更快地找到偵訊的突破口。
不一樣的說話方式,反映不同的性格
人們的性格不同,表達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內向的人表達時往往惜字如金,很少長篇大論;相反,外向的人說話,通常口若懸河、肆意揮灑。
因此,我們認為說話的方式是性格的一種表現。通過說話方式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人的性格和心理把脈。
第一,傾聽引導型。
有的人在交流過程中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而總是引導他人說話,往往以傾聽者的身份出現。這樣的人表現的其實是支配者的形象。這樣的人在談話過程中基本上不會涉及自己的事,或者自己身邊的人,因此,他們的話題通常都在對方身上,更多地涉及對方的一些瑣事,或對方的秘聞。
與這樣的人交流時,你要有所警覺,特別是有關自己的一些隱私要注意保護好,以免在不經意間泄露給對方。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傾聽者,往往麵對一個貌似真誠的傾聽對象就會一吐為快,結果話題在對方的刻意引導和附和之下,逐步引向深入,最終將你自己的一舉一動、花邊新聞都告訴對方。有的人麵對傾聽者,甚至心神失守、痛哭流涕地將自己的秘密一股腦兒全倒了出來。這種經曆想必不少人都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