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做充滿工作熱情的上班族(1 / 1)

第五節

做充滿工作熱情的上班族

1.克服工作倦怠

你的心情好壞是對你的個人幸福和成就感最具重要意義的因素;但在職業生涯中,卻是最常被忽略掉的因素。你的開朗、樂觀、從容及內心平靜與滿足的程度,也是衡量你是否真正成功的起碼標準。想一想,一天24個小時你有幾個鍾頭是輕鬆愉快地度過的,又有幾個鍾頭裏,你備感壓力、憂慮重重,甚或是焦躁不安、怒氣衝衝?請你自問,你的職業對你的心態和情緒總體上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使你對成功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因此,對你來說,擁有並保持一種良好和積極的情緒,也是職業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積極的情緒不僅是成功的標誌之一,還是成功的前提條件。你所需要的,是一種能讓你愉快自信、倍感鼓舞地跨向目標的心境。

愉快的工作常會給人帶來歡樂。不稱心的工作能影響我們的個人生活,當我們回家後,幾乎不可能把不愉快的事情丟到腦後。工作不稱心有許多原因,如:報酬太低、老板或同事的品質惡劣、工作太艱巨、工作太枯燥、沒有職業安全感、工作中很少有提升的機會、單位對自己或其他人漠不關心、公司隻知道賺錢等。

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得到“適當的工作安排”,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需求與工作相符,這個人很可能會對工作滿意,會全身心投入工作。如此一來,這個人將不會常常稱病告假,不會動輒辭職職不幹,而工作質量也會更高。總之,這對每個人———雇員、雇主、管理人員都有好處。對個人,它意味著有一個快樂的工作;對公司,則意味著更高的利潤。讓我們看一看木工張師傅,他在一家有名的仿古家具廠工作了10年,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他一向認為,用自己的雙手製造出精美的產品,身故後會在世上留下一點紀念。“我知道有人有很多錢,但他們不一定有產品留給後世,後人也不一定記得他們。”他說,“而我做的這個木櫃,100年後可能還會存在,並且成為古董。看到它背後的製作人簽名,是我的大名與手跡,那意義就不同了。”張師傅對成就有很高的需求。他對工作總是精益求精,他的工作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因此,他在工作中很快樂。這就對人事部門的領導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即如何安排人們的工作。一種方法是看這個人能否勝任,是否有能力來做他想要做的工作。這較容易找到答案。有時候人事部門靠審核申請人的推薦信取人,有些部門靠學曆取人。

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很多人認為隻要他們勝任工作,有專業技術或能力,他們就會很愉快。事實卻並非如此,大多數人隻要努力就能學會想學的任何技能。我們可能精通烹飪,但並不想當一名廚師;我們可能長於打字,但不想當一名秘書;我們可能熟練駕駛,但不想當一名出租汽車司機。有時候學生為了一紙文憑而學習某一學科,他們認為這是為將來找到好職業創造條件。結果他們的確找到了收入可觀、前程遠大或者穩定可靠的工作。可是這卻不能滿足他們其它方麵的需求。因此,專家們的結論是,能滿足一個人動機需求的工作可能就是帶來快樂的工作。

其實快樂由心造,為自己創造好風水,就像有個歌手說:“一首歌如果有內涵,就可以不受對歌者喜惡的影響,照樣能感動人。歌手的聲音美妙當然最好,如果不好,隻要用心唱,也一樣能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