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愛是幫助對方做得更好 第10章 低到塵埃裏(1 / 2)

第三卷 愛是幫助對方做得更好 第10章 低到塵埃裏

石軍回W市了,將滿心惆悵的她一個人丟在了車站,丟在了偌大的北京。因為思念,她心裏溢滿了空寞和寂寥,就像翻騰的水,隨時可以濺出來。

她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獨,也許是之前兩個人的熱鬧襯的。北京,在這個繁榮地,她卻瘋狂思念著一個遠在西北荒漠W市的男人。

回去後,和以前一樣,他還是每天主動和她聯係,但令她沒想到的是,彼此間的感覺明顯變了,變得客氣和生疏,再沒有沒見麵前的貼心和濃烈了。照說兩個人的關係有了質的變化,不該如此的,應該更加熱烈才對。對此,石軍的解釋是,她搶看他的手機,她對他的不信任,讓他心裏有些擔憂和害怕,但是,兩人已經有了那樣的關係,他不想輕易放棄。之後有一次,因為她分析他過火,說他無法給女人安全感,他還一度認為她挑他毛病,想著就這樣算了,在她的卑微認錯下,他答應留下來,再磨合磨合。

她感覺,他已經開始在找借口,這或許是處女座完美主義的情結和天生挑剔的本性使然,她想起了沒見麵前網聊時他說的話,那時他說她是上帝賜給他的,是他一直在等待的緣分,之所以之前沒找,他說是因為“自己找的不完美,天賜的才完美”。而如今,自然是嫌她不如想像中完美了。

又或者,他原本就是在做多項選擇,如今看到她,覺得她並不比別的女人更完美。

盡管一天天地卑微起來,但她舍不得離開,總奢望能再回到過去的那種美好中,她不希望她隻是他生命中的過客。因此,她隻能一天天地低了姿態,直低到塵埃裏。

一天晚上,兩人討論一篇相濡以沫的日誌,石軍就說:“我們剛開始就吵,以後怎麼能相濡以沫呢?”

她很驚訝他的斷章取義,無奈地說:“你再好好看看日誌,好好理解一下,相濡以沫不是不吵架,而是吵了也不分開。吵架其實也是一種溝通方式,很多夫妻吵吵鬧鬧一輩子,不過是因為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不同而已,並沒有什麼原則性的分歧,這當然也是相濡以沫。這世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事情。”

也就在那時,他告訴她,單位半年沒發工資了,說等女兒高考完後會想著做一些別的事。他不再給她任何承諾,每天隻是客氣地問候著,說著當天發生了什麼事之類。

她開始變得煩惱起來。在她想著給孫顏打電話找她傾訴時,卻碰巧接到了她的來電。

“親愛的,你是學美術出身,認不認識搞鑒定的人?我這兒有一張鄭板橋的畫,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想找人鑒定一下。在北京這行,我不熟啊。”她電話裏說。

“應該沒問題吧,我給你問問。”丁楠答複道。

她隨即給張打了電話,說了情況。據說他學畫二十多年來,全國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都看遍了,也臨過各種古畫,多年的眼界練就了他非同凡響的古畫鑒定能力,眼力很好,看畫很準。

很久不聯係了,兩人在電話裏感慨了一番,張答應看畫,時間約在第二天上午十一點。

為了保險,丁楠又通過同學找了央視的《鑒寶》專家徐某,同時讓在故宮工作的同學推薦故宮的專家。故宮的同學回過電話說,能看鄭板橋畫的專家現在去外地了,要兩周後才能回京,問她兩周後行不行,她轉問孫顏,孫顏說那就算了。

徐某在當今畫壇也是相當活躍的評論家,做鑒定寫評論的同時,自己也主編了一本美術方麵的刊物,辦公地點就在丁楠上研的母校師大。她上研時倒經常在校園裏見到他,也聽過他的講座,但從未近距離接觸過。徐某也答應了看畫,她於是把時間錯開,約在第二天上午九點半。

當丁楠在師大正門迎到左手背包、右手拿著卷軸畫的孫顏時,孫笑著打量她一番,第一句話說的是:

“還是早生孩子好啊。”

“你不也一樣?”丁楠接過她的畫,領著她向徐某的辦公室走去。

“那個德籍華人怎麼樣了?”輕輕地撩過迎麵而來的柳枝,丁楠側看了孫顏一眼說。

“別提了,回德國後,一次也沒和我聯係”,孫顏有點沮喪,停了停,又傷感地說,“為什麼會這樣?我和你商量,和另一個女朋友商量,想讓自己做得更好一點,我寬容,我體貼,我忍讓,我那麼卑微地放低了姿態,為什麼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