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是尼勒克跨越式發展的“助推器”(2 / 3)

首先,尼勒克新型工業化應突出重點,加快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將煤電煤化工產業作為跨越式發展的支柱產業。尼勒克縣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綜合開發潛力巨大。緊緊把握自治區黨委關於煤化工產業優先在伊犁布局的重大決策,依托國電集團、國投公司等國有大企業引領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優勢,著力在資源配置、產業布局、項目建設和投產達效等方麵狠下功夫,加快推進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努力構建10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300萬噸煤焦化、200萬千瓦火電、60萬噸煤基多聯產的煤化工產業集群。要繼續推進煤炭資源勘探和整合配置,嚴格按照“以項目配資源”的原則,優先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配置煤炭資源;加快推進礦區規劃範圍內的17個重點煤礦地質勘探和項目前期,確保已具備條件的大型煤礦加緊開工建設。全力推進國電4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國電2×66萬千瓦火電、布布拉克10萬噸煤焦油綜合利用前期和開工建設,爭取2015年一期工程建成投產。鞏固提升煤焦化產業發展,全力支持瑞祥焦化、伊力特煤化工、國投寶地等重點煤焦化建設,確保2015年形成300萬噸煤焦化及綜合配套產業鏈。

二、堅持資源開發可持續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積極跟進蘇布台風能綜合利用項目進展,爭取風電、太陽能發電取得新突破;加快推進蘇布台750千伏開關站開工建設,加緊啟動工業園區、工礦企業電網延伸覆蓋,努力構建與電力能源產業發展相適應的輸供電安全保障體係建設。

三、把有色金屬開采加工產業作為加快發展的主導產業。緊緊抓住國家、自治區主攻北天山、加快非油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有利時機,以勘探大型、超大型礦床為重點,切實加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要全力推進鬆湖鐵礦盡快達產達效,加快阿滅裏根鐵礦、哈勒尕提鐵銅礦、尼新塔格鐵礦開發建設,積極謀劃鐵精粉深加工利用產業項目。加快南方礦業、神東天隆、聯華礦業3個日處理4000噸銅選廠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加曼特金礦、小於讚金礦、喀拉巴蓋鉛鋅礦等重點地區、重點礦種地質勘探和項目前期工作,圍繞建設年產300萬噸金屬礦產綜合加工利用產業,加快推進重點礦業項目建設,加快形成一批采、選、冶及深加工產業群,切實做大做強礦業經濟支柱。

四、把特色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作為增加就業、科學跨越發展的重要基礎,重點支持加快推進。規模化、產業化、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加工業,是現代畜牧業和高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也是尼勒克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的重點領域。依托尼勒克縣豐富的天然、綠色、無汙染農牧業產品優勢,要強勢引進和培育專業化、有特色、有實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乳品、澱粉、蜂業、肉食、糧油等特色農牧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整合和優化升級,努力形成一批“專、精、特、新”為特點的特色農牧業產業化項目,著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市場競爭力。

其次,加強基礎設施和工業園區建設,構建工業發展平台。

工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是培育產業集群、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途徑。根據尼勒克縣資源分布和產業布局,按照“一園兩區”發展理念,聚集生產力要素,努力構建煤化工、礦業開發、農副產品加工轉化等三大產業集群。一是圍繞煤電、煤化工產業發展,加快尼勒克能源化工園區規劃建設,依托瑞祥焦化、伊蘭特煤化工、國投寶地等3個煤焦化項目建設,全麵提升布布拉克煤焦化園區規劃建設;圍繞國電集團、國投公司等煤化工產業發展,全麵加快恰哈那木煤化工園區規劃建設,構建煤化工產業“一園兩區”發展格局。二是圍繞金屬礦產采選冶產業發展,依托阿吾拉勒多金屬成礦帶和已建、在建金屬礦產采選加工項目,加快礦業開發區規劃建設。三是依托豐富的特色農牧產品資源和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加快特色農牧產品園區規劃建設。

在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堅持園區規劃與產業規劃、城鎮化相結合,集中有限的財力,加強園區水電、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園區服務功能,增強承載能力,努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入駐條件,使工業園區真正成為招商引資工作的有效載體。堅持高效服務,不斷創新園區建設管理新機製。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資平台,鼓勵企業辦園區、商會辦園區,引導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把“築巢引鳳”與“引鳳築巢”結合起來,形成企業、商會辦園區和招商引資的良性運行機製,全麵提升園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推進各類生產要素和後續關聯產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切實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環境汙染少、各種資源得到綜合利用的產業集群和循環經濟示範區。

其三,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

優質高效的投資環境是加快發展的重要保證。要把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放在突出位置,轉變政府職能,加強重點行業企業的跟蹤服務,采取一企一策、一企多策辦法,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清除投資發展障礙,努力營造“少環節、快節奏、高效率、低成本”的發展環境,確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根據園區承載力,合理預測工業發展對土地、水資源、生產原料的需求量,精心製定產業規劃,優化產業布局,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加快交通、水利、供電、通信、城建、生態保護和公共服務建設,切實增強新型工業化建設的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和融合發展,集聚區域內各類優勢資源,構建服務工業化發展的城鎮體係,加快鄉村經濟發展和非農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