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借債築路”,掛著“官辦”的招牌。1908年,《大公報》刊載《論官辦鐵路之惡結果忠告郵部警醒國民》一文說:“綜觀既往,默計將來,凡官辦鐵路,無一不與外人有密切之因緣,即無一不得喪權失利之惡果。”“嗚呼!官辦鐵路歟?官賣鐵路歟?吾敢質之當局?”一言道破了清政府“借債築路”的真相。是故賣路罪魁盛宣懷所說的“不有鐵路,何能救急?”實際是“不賣鐵路,何能救急?”
總之,帝國主義行使外交壓力,又利用清政府財政危機,采用直接和間接投資的方式,逐步奪取中國的鐵路。1909年,日本《報知新聞》發表了一篇《中國已設鐵道記略》,令人觸目驚心。摘錄譯文如下:
南滿洲鐵道(外國直接投資)
一、寬城子、奉天、蘇家屯、大石橋、南關嶺、大連間——四四一哩
一、奉天安東間——一八四哩
一、蘇家屯撫順間——四○哩
一、大石橋營口間——一五哩
以上六百八十哩悉屬於日本經營者也。
東清鐵道(外國直接投資)
一、滿洲璞苦拉伊起那亞間
一、哈爾濱長春間
計一千七十七哩,純然俄國所有也。
關外鐵道(借款築路)
一、山海關、溝幫子、新民屯、奉天間
一、溝幫子營口間
計三百三十七哩,此路管理權雖在中國鐵路公司,其中資本金一千一百五十萬兩悉借英國款項,故會計長、技師長係用英人。
津榆鐵道(同上)
山海關天津間
計百七十三哩,對於英國之關係,與關外鐵道同。
一京通鐵道(同上)
北京通州間
計十四哩,其關係與津榆鐵道同。
京津鐵道(同上)
天津北京間
計八十七哩,其關係同上。
京漢鐵路(同上)
北京漢口間
計七百五十四哩,從白耳義新其格脫借入二千七百萬兩,
中國政府收出一千三百萬兩所敷設者也。
西陵鐵道(官辦)
高碑良鄉間
計二十六哩,係京漢鐵道之支路,悉中國所有也。
山東鐵道(外國直接投資)
青島濟南間
計三百四十三哩,其資本係中國十萬兩,德國五千四百萬
馬克,歸德國有籍貫之華德膠濟鐵道公司敷設經營,故謂
為純然德國所有,亦無不可也。
淞滬鐵道(借款築路)
上海吳淞間
計十四哩,全部英國之資本,現與滬寧鐵道合並,歸英人管理。
滬寧鐵道(借款築路)
上海南京間
計二百哩,與滬淞鐵道同樣。
潮汕鐵道(商辦)
汕頭潮州間
計二十五哩,資本雖全係中國所出,而管理權全在日本三五公司之手。
龍州鐵道(外國直接投資)
法領東京、諒山、廣西省龍州間
計五十哩,中國廣西官局與法國非林會社共同敷設經營(中國地方官隻負責供給土地及工役等)。
萍潭鐵道(官辦)
萍鄉湘潭間
計三十五哩,為炭礦鐵道,全中國所有。
上表除新寧、滬杭兩路尚未列入外,這家日本報紙帶著極端輕蔑的口吻,統計了一下中國已設鐵道之全長是3740哩,而純屬中國所有的隻有61哩,其餘都被列強所宰割。
帝國主義奪路與清政府賣路,促使中國人民覺醒,在1905年前後,各地風起雲湧地掀起了自辦鐵路的運動。
二、商辦鐵路運動的興起
麵對帝國主義掠奪鐵路,中國的工農群眾進行了強烈的反抗。他們用暴力阻止帝國主義在華築路。山東農民反對德國修築膠濟鐵路的鬥爭,東北農民反對俄國修築中東鐵路的鬥爭,直隸、河南、湖北等省農民反對比利時修築京漢鐵路的鬥爭,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終於催生了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基於發展資本主義的利益,也反對帝國主義掠奪鐵路。1898年,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的喉舌——《清議報》指出:“柔緩侵略者,嚐一冒殖民政略之名,掩飾其侵略性質;而今複冒鐵路政略之名,其掩更增一層之巧。今一言說破之,鐵路政略,即殖民政略也,殖民政略,即侵略主義也。”資產階級革命者陳天華在《警世鍾》裏寫道:“列位,你道今日中國還是滿洲政府的嗎?早已是各國的了。那些財政權、鐵道權、用人權,一概拱手送與洋人。”他又在《猛回頭》中說:“痛隻痛,修鐵路,人扼我吭。”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提出了自辦鐵路的主張,但在義和團運動之前,還不具備商辦鐵路的條件。
偉大的義和團運動阻止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義和團運動期間,主要由於義和團在北方進行赴湯蹈火的鬥爭,吸住了國際帝國主義的主力,使東南沿海免遭帝國主義的武裝進攻;又因戰爭之故,外國工業品輸入減少,給東南各省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造成了發展的機會。
以張謇經理的大生資本集團為例,義和團運動時期,是它初次遭遇的獲利豐厚的年頭。後經日俄戰爭,外國紡織品來華減少,大生紗廠產品遠銷各地,又一次獲得了厚利。在1905年前後,張謇經營的企業,不僅是通州的大生紗廠及其崇明分廠,又派生了一個通海實業公司,其中包括著種棉的墾牧公司、製造棉籽油的廣生油廠、修理機器的資生鐵冶廠、航行滬通等地的大達輪步公司等十數種企業。大生資本的勢力也擴散到通海以外地區。張容先後和人合夥,創辦中國圖書公司於上海,開設耀徐玻璃廠於宿遷,建立江西瓷業公司於景德鎮等。在1905年前後,開礦、築路、設銀行、製機器等,都日益成為張謇等所要求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