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緣起德國 第四章 跑步(1 / 2)

壓力大,隻好自己想辦法調節。現在是初夏,天好的很,沒什麼事可做,在家也是胡思亂想,便換了衣服出去跑一個小時。

彎胳膊壓腿,做完熱身運動,就開始繞著公園跑起來。她喜歡這個有氧運動,跑步的時候,思想特別集中,可以心無雜念地好好思考一些問題,比如她的將來。

今天上午,她去市裏的高中逛了一圈。學校的負責人態度巨好、口氣巨誠懇,但拒絕的語也是巨堅定。原因很簡單,這邊國立高中生的年齡最大不能超過20歲,而她今年已經21。規定就是規定,白底黑字,哪怕超過幾個月都不行,這就是德國!

有時候,她真懷疑,德國人這種神奇的物種到底從哪裏進化來的?這麼一板一眼地遵從規定行事,難道就不累嗎?

但話又說回來,其實學校給出這個答案也是在情理之中,她一個國外大學的在學生,跑去人家高中瞎攪和,聽起來就讓人蛋疼。

學校拒絕她後,大概是她臉上的失望太濃烈,接待她的負責人看了都覺得於心不忍,便好心地提議她去成人高中問問看情況。

有一線希望總比沒有好,於是,顧婭換了幾輛車,一口氣跑了好幾公裏,又跑去了成人教育部谘詢。那的接待人員在看了她的材料後,對她說,你的條件申請讀高中,足夠了。

這一句話說得顧婭簡直想飆淚,這可是半年來,第一句肯定的話啊!

還沒來得急雀躍,就聽那人在後頭又加了一句,隻要你能獲得簽證。因為我們成人高中針對歐盟和本國人。

說到居留問題,她的頭又疼了,眉頭皺成了一團。說到底,還是玄啊,如果移民局不給她簽證,該怎麼辦?

顧婭是個急性子,本想一鼓作氣地去移民局,無奈城東到城西距離實在太遠了,等她坐車過去,人家都關門了。於是,隻好悶悶不樂地無功而回。

自從她來了德國,就在不停地被學校、被男友、被移民局拒絕、拋棄和否認中度過,她都快忘了好消息長什麼樣子。

不甘心啊不甘心!

顧婭握緊了拳頭,雖說一個人漂洋過海的誰都不容易,可為什麼她的道路特別泥濘?感覺每一天都在沉甸甸的心事中醒來,醒來第一件事要考慮的,接下來她要去哪個學校,遞交什麼材料,怎麼說服校方接受她。

如此,日複一日。

被男友拋棄,學校又申請不到,續簽也成問題,這些事,她一件也沒告訴家裏人。

十年前親媽病逝,老爸顧易又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幾年隨著國家局勢大好,做生意發了點小財,家境是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種。她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小她三四歲,正在國內上高中。

後媽喜歡比較,還偏心。當初就不讚同顧婭來德國,覺得好好地在新西蘭把書讀完,然後找個人嫁了,別整那麼多花樣出來,現在跑來跑去的,既折騰還燒錢。誰知道,這丫頭人大了,主張也大,瞞著他們自己漂洋過海。後媽知道這事後,就說了一句,以後混不下去了別哭著回家,我們家可丟不起這個臉!

好在顧易思想比較開明,反正這些錢以後都要分給兩閨女的,至於她們是買房、還是買車、還是買名牌、還是去闖蕩地球村,這就是她們自己的選擇了。

有人反對,有人支持,不管是因為前者還是後者,她都不想輕言放棄。不蒸饅頭爭口氣,顧婭就是這麼個倔脾氣,不甘被人看扁了,就算頭破血流也要走到底。成神的道路高危,放棄了,人家打你臉,妥妥的;不放棄,至少還有機會,你打別人臉。 這個世界就這樣。

以前有事全找父母解決,現在,誰也靠不住,隻能靠自己。在困境中逆向生長,臉皮倒是越磨越厚,心髒也越磨越強大,整個人是越挫越勇。

一個人在海外的生活是自由的,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可同樣,權利義務相等,任何一個決定她都得對自己負責。

就像當初,一意孤行地來德國。

現在,自己種下的苦果子,自己吃。

也許,這就是成長。

不管留下,還是離開,至少她嚐試過,努力過,沒有遺憾留下,也算對得起自己。就像對托馬斯……走到這一步,從今以後不會再心存幻想,因為她已經做了所有可能的付出。

算了,多想無益。時間又不能突然拉後十年,看看將來的自己會怎樣,現下也隻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這裏是西方世界,太陽下山很晚,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金燦燦地還掛在天空上,遲遲不落。公園裏人不少,夏天嘛,都出來乘涼踏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