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之後,美國人都覺得坐飛機不安全,普遍選擇開車出行。結果在很短一段時間內,美國全境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大幅度上升了。無法用數字來理解世界,這是文科生思維的悲哀,但是文科生思維真正的缺陷是,他們認為這個世界隻有是非和善惡,沒有比較和選擇。
可這也正是文人世界的魅力所在,因為我們可以毫無保留地投入那種濃烈的情感,做單向度的選擇。在這個世界裏,我們隻能選是不會選非,隻能選善不會選惡。“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就是文科生思維。一旦切換到理工科或者是經濟學思維裏麵,把自由、愛情、生命擱在一塊兒權衡比較,所有的美感馬上就沒有了,人格顯得非常卑汙。
越來越重要的機會成本
為什麼要給經濟學冠以“魔鬼”兩個字?因為它沒有正能量。但是,如果沒有比較和選擇的思維,現代世界的真相我們根本無法把握。這就牽扯到經濟學中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機會成本”。
什麼是成本?我們一般會認為,成本就是為買一個東西付的錢。這叫“會計成本”,機會成本比這個要複雜得多。我們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選擇一個東西,請問它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就是放棄其他選擇的總和,這就是“機會成本”。
舉個例子,今天晚上你選擇吃一頓麥當勞,那麼會計成本就是你買麥當勞的這十幾塊錢,因為這十幾塊錢花出去,它就不能派其他用場了,就放棄了其他選擇,你可能就沒錢去看電影了。
但是,吃一頓麥當勞,其實你放棄的東西遠比這要多得多,因為今天晚上這一頓飯,你一生當中就這麼一次。吃了麥當勞就意味著不能吃肯德基了,什麼川菜、魯菜、湘菜一概沒戲了。這些放棄的東西加起來,就是它的機會成本。所以,機會成本不是一個可以算出來的數字,它是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一個概念。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文科生思維中沒有機會成本呢?因為沒有選擇。文科生思維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進化的早期哪有什麼選擇?一個原始人看見一隻兔子,抓不抓?不抓下一頓飯就沒有了,也許會餓死,隻能抓。即使到了農耕社會,一個農夫有什麼選擇?因為沒有更多的職業,他隻能選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換得第二年的糧食。
到了現代社會,如果我們還是按照此前的思維方式去生活和行動,有的時候就會顯得很可笑。很多人家裏都有老人,老人的思維習慣往往就停留在過去。比如吃飯的時候,看到有一道菜剩下了,他們心裏就百爪撓心,即使撐壞了也要把它吃完。這在農耕社會當然是理性的選擇,因為那個時候物資匱乏,可是到了現代社會,我們還有其他的選項。比如中午吃撐了,晚飯再美味也沒法享受了。因為這個時候我們什麼胃口都沒有,我們也許就是放棄了另外一些更美好的東西。可是,家裏的老人生活在過去的思維習慣中,沒有看到這個選擇。
在現代社會中,機會成本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我們麵臨的選擇幾乎是無窮多的。比如一個年輕人現在下班了,一個哥們兒給他打電話說晚上一起吃飯、喝酒,還有一個姐們兒給他打電話約一起看電影。請問,他麵對著多少個選擇?表麵上是兩個,其實比這要多得多。他可以選擇留下來加班討老板的歡心,也可以選擇上街去撩妹,還可以選擇回家讀書或者打遊戲,或者去拜訪一個他非常尊重的人,也或者上圖書館去聽講座。不管是吃飯、喝酒,還是看電影,他付出的機會成本都是高得嚇人的。也就是說,他的認知水平越高,看到的世界的聯絡和協作越多,他的機會成本就越高。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創業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公司,麵對的其他選擇越多,就會工作得越辛苦。這樣的公司,員工往往會工作到夜裏兩三點,甚至是通宵達旦地工作。不是他們願意工作,而是機會成本實在太高。
總之,機會成本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理解世界的方式。本質上就是要認識到,任何一個選擇背後都要付出代價。你如果忘了“機會成本”這個詞的話,請記住經濟學裏最著名的一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不是說買什麼都得掏錢,而是說所有的選擇必有代價。
沒有什麼是值得不顧代價地去追求的
我們建立了機會成本的概念,再來看文科生思維,它的缺陷就很明顯了。這是一個由是非、善惡構成的世界,有一些目標是值得不管不顧地去追求的。所謂“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很符合我們的道德觀,很正能量,但是它忘掉了代價。
舉個例子,防治空氣汙染固然是一件好事,誰願意呼吸髒空氣呢?但是,如果我們非要讓北京的空氣質量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樣,代價是什麼呢?代價就是經濟,包括周邊的河北、山東的經濟,都要回到三十多年前。新鮮空氣有得呼吸,飯就沒得吃了,請問你怎麼選呢?
當然,有些環保主義者會說:“我們並不是要毀掉經濟,而是說那些排汙量大的企業應該本著良心,購進一些防治汙染的設備。”那不要花錢的嗎?這筆成本加上去之後,這些企業就不賺錢了。不賺錢誰還辦企業呢?經濟還是得回到三十多年前,我們還是得在挨餓和新鮮空氣之間選。麵對這一選擇,我們就要找到一個均衡點,那麼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對和錯了。
就像很多環保主義者指責中國煤炭用得太多一樣,他們說得沒錯,可這是工業社會在現狀下的最佳選擇。別以為中國企業從來都是用煤炭的,以前是用木柴的,用木柴還不如煤炭幹淨。煤炭的燃燒值大約是同等質量的木柴的一倍,而且煤炭非常容易保存,不會像木頭那樣容易腐爛。煤炭還非常便於運輸,也比木柴清潔得多,它已經是這個狀態下我們最優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