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認為人世間的任何經曆直到是非高下的評論都無所謂,錢先生寫《寫在人生邊上》,寫《圍城》,顯然是承認有是非高下的。

其實,也就是因為承認有是非高下,寫人生的大文章,結尾一筆才來個“四不”。心態呢?由我這旁觀的人看,是西漢楊王孫一路,世人皆厚葬,憤世嫉俗,不惜矯枉過正,所以偏偏裸葬。同理,世人皆為所謂哀榮奮鬥,錢先生就偏偏來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或曰,錢先生是貨真價實地有大成就,則結尾一筆,加重寫哀,加重寫榮,正是理所當然。甚至還可以加說些後話,比如還有起墳立碑之事,千百年後,紅顏白首學人,讀過《管錐編》等大作,“路有經由”,“以鬥酒隻雞過相沃酹”,不也是頗有意義的事嗎?

這樣的意義是為後來者著想。錢先生的“四不”也有意義,是楊王孫式的,反世俗之所為。化為實行,兩種意義頂了牛,“以鬥爭為綱”,如何處理才合情合理?事實是隻能聽錢先生的,因為,假定容許進言,你說他成就過大,近應該哀榮,遠應該供後來者瞻仰,他必不接受。不能實現的事,不想它也罷。但已成為現實的事卻是無妨想想的,這是“四不”的遺命照辦,可以讓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為哀榮而奮鬥的人,已得的,有可能知慚愧,將得未得的,有可能降點溫。知慚愧,降點溫,至少是有誌入隱逸傳的人可以少聽幾次悼詞八股,也可以算是大功德了吧?

這是認為人世間的任何經曆直到是非高下的評論都無所謂,錢先生寫《寫在人生邊上》,寫《圍城》,顯然是承認有是非高下的。

其實,也就是因為承認有是非高下,寫人生的大文章,結尾一筆才來個“四不”。心態呢?由我這旁觀的人看,是西漢楊王孫一路,世人皆厚葬,憤世嫉俗,不惜矯枉過正,所以偏偏裸葬。同理,世人皆為所謂哀榮奮鬥,錢先生就偏偏來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或曰,錢先生是貨真價實地有大成就,則結尾一筆,加重寫哀,加重寫榮,正是理所當然。甚至還可以加說些後話,比如還有起墳立碑之事,千百年後,紅顏白首學人,讀過《管錐編》等大作,“路有經由”,“以鬥酒隻雞過相沃酹”,不也是頗有意義的事嗎?

這樣的意義是為後來者著想。錢先生的“四不”也有意義,是楊王孫式的,反世俗之所為。化為實行,兩種意義頂了牛,“以鬥爭為綱”,如何處理才合情合理?事實是隻能聽錢先生的,因為,假定容許進言,你說他成就過大,近應該哀榮,遠應該供後來者瞻仰,他必不接受。不能實現的事,不想它也罷。但已成為現實的事卻是無妨想想的,這是“四不”的遺命照辦,可以讓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為哀榮而奮鬥的人,已得的,有可能知慚愧,將得未得的,有可能降點溫。知慚愧,降點溫,至少是有誌入隱逸傳的人可以少聽幾次悼詞八股,也可以算是大功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