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一直都是孫堅的敵人,董卓也為孫堅之死深感惋惜,追封其為驍騎將軍,封吳侯。
馬寧更是對孫堅之死感到扼腕歎息,孫堅可是各路諸侯之中少有的胸懷國家之人,看他孤軍討董的過往,就足以見其品行!就連馬寧也不得不承認孫堅是一個真正的性情中人,忠烈之士!
孫堅戰死之後,其侄孫賁帶領孫堅餘部扶靈還鄉,依然依附於袁術的帳下。
一九一年八月,著名的謀士荀彧出人意料地離開袁紹,投奔了當時還隻是東郡太守的曹操。
曹操得荀彧來投,如獲至寶,他誇讚荀彧是他的子房,任命其為別部司馬,也就是他的軍師。
荀彧告訴曹操,讓他做好準備,趁青州黃巾軍開始寇犯兗州的大好機會,可以圖謀兗州的地盤。
後來,事情果然如荀彧預料的一般發展,青州黃巾軍果然向西一路殺入兗州,攻破了好多郡縣,就連兗州刺史劉岱都死於兩軍陣前。
劉岱死後,時任濟北相的鮑信便奉迎與他關係莫逆,曾經一起討伐過董卓,誌同道合的東郡太守曹操入主兗州。
曹操當然是心花怒放,荀彧竟然全部猜中,進入兗州之後,曹操自封兗州牧,與鮑信合兵一處,一時間人才濟濟,文有荀彧,武有夏侯惇、夏侯淵、樂進、李典、曹仁、曹洪。
曹操屢次派出奇兵,連戰連捷,最終成功擊破青州黃巾軍,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摯友鮑信卻死於最後一役,他的部下陳宮率領餘部歸順曹操。
曹操還接收了十餘萬投降的青州黃巾軍,他可沒有殺俘虜,甚至連青州黃巾軍的數十萬家屬也都一起接收,將他們安置在兗州屯田。
複起的青徐黃巾軍至此基本上全部被平定,以後再也沒有這麼大規模的以黃巾為名的農民起義了。
一九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清晨,長安,這是一個長安難得的晴天。
董卓今天起得格外早,他要參加在未央宮舉行的慶祝宴會,慶祝皇帝陛下大病初愈,獻帝自從來到長安,可能是水土不服,就一直大病不起。
呂布早早就等在了太師府門外,還應董卓的要求換上了一套十分華麗的鎧甲,倒是襯托的呂布更是英武不凡。
董卓一看見呂布的這身打扮,就是讚不絕口,呂布滿麵微笑,倒提方天畫戟,跟隨董卓的馬車,護送董卓進宮。
不過董卓沒有注意到的是,車駕周圍的衛兵全都拉下了頭盔的護麵,護麵之下都是些陌生的麵孔。
董卓的車隊沿著城中大道緩緩行進,當車隊進入北掖門時,忽有董卓的部將王方率大隊甲士衝出,隨後關閉了身後的宮門。
王方挺槍直刺董卓,董卓警惕之心很高,一直在朝服之內穿有內甲,王方一刺之下未曾傷及要害,不過也劃傷了董卓的手臂。
董卓一邊躲閃,一邊高呼呂布護駕。呂布卻不緊不慢地從懷中掏出一份詔書,大喊道:“奉詔討董賊,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話音落下,董卓車駕四周的衛士也紛紛拔刀衝向董卓,董卓連忙招呼跟在身後的張繡保護自己,卻隻見張繡已經遠遠的躲到了一邊。
呂布揚起方天畫戟,蕩開董卓手中的佩劍,然後又準又狠的一戟刺中董卓咽喉,董卓這才相信呂布、張繡等人都背叛了自己,可惜董璜、董旻、牛輔都不在自己身旁,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