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漢軍斬首黃巾軍七千餘人,剩下的不是做了俘虜,就是四散而逃,兗州的黃巾之亂暫時平定。
皇甫嵩立刻寫上奏章,為傅燮請功,臧霸和馬寧願意將這大功讓給傅燮一人獨享,傅燮跟隨皇甫嵩出征以來,出謀劃策,不遺餘力,皇甫嵩自然不會虧待與他。
可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傅燮之前得罪過十常侍之中的趙忠,這一次皇甫嵩為他請功的奏章,就落到了趙忠的手裏。
趙忠便汙蔑傅燮一些欲加之罪,幸好漢靈帝此時尚未完全昏聵,他知道傅燮的為人,也知道趙忠等人是為了什麼,所以他沒有責罰傅燮,反而還任命傅燮為安定都尉。
安定都尉就是管理安定屬國的一郡兵馬的官員,雖然不算很大的官職,卻是實實在在的實缺,而且也是涼州的屬地,算是榮歸故裏了。
當然,黃巾戰事尚未完結,傅燮還需要留在軍中,輔佐皇甫嵩繼續征剿黃巾叛軍,暫時還不能前去赴任。
皇甫嵩在兗州這裏獲得大勝,可是董卓在冀州的日子卻並不好過,董卓上任之後,打算先撿個軟柿子捏一捏。
他調集了冀州官軍的主力,放棄了張角重兵堅守的廣宗,而是北上攻打張寶據守的下曲陽,結果圍攻下曲陽月餘都無法打破城池,損兵折將,朝中有那不喜董卓之人,趁機上奏漢靈帝。
漢靈帝已經得知皇甫嵩、朱儁相繼平定了潁川、汝南、南陽和兗州的黃巾叛亂,可是冀州這裏卻是戰績平平,換帥以後也沒有起色。
漢靈帝一怒之下,把董卓也停職拿辦,調皇甫嵩總管冀州、兗州剿逆戰事,把這兩州的軍政大權都交給皇甫嵩總管,要求他務必早日平定冀州黃巾之亂。
皇甫嵩臨危受命,他要求漢靈帝給他時間,調動軍隊,補充裝備給養,漢靈帝已經無人可用,皇甫嵩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自然是全數答應,並且下旨要求冀州、兗州地方官員全力配合。
皇甫嵩還將盧植從牢獄之中救了出來,繼續輔助自己,盧植很感激皇甫嵩,他寫信給自己的學生們,要求他們都來冀州幫助皇甫嵩。
盧植可是當世大儒,門生弟子遍天下,其中不乏一些極具才華之輩,比如從幽州右北平而來的公孫瓚,公孫瓚此時雖然還隻是一個小小的縣尉,可是武勇之名已經傳遍幽州各郡,皇甫嵩也是有所耳聞。
公孫瓚帶來了三千烏桓騎兵,這都是他收服的烏桓各部征集而來的,烏桓騎兵可是和匈奴騎兵、鮮卑騎兵齊名的蠻族騎兵,騎射功夫都是第一流的。
跟著公孫瓚一起來的,還有來自幽州的一支義勇軍,人數雖然隻有千人,帶兵之人卻是盧植的得意門生,公孫瓚的同門師兄弟,此人叫做劉備。
劉備雖然沒有功名官職,卻是漢室宗親,盡管這宗室血脈已經淡薄,劉備本人卻是有真才實學的,尤其是他有兩個結義兄弟,一看就是器宇不凡之輩。
一個黑臉絡腮胡須,一個紅臉二尺長髯,皇甫嵩問過,此二人是劉備的結義兄弟,紅臉長髯的叫做關羽,黑臉絡腮胡的叫做張飛,不知道本領如何,賣相是不錯的。
曹操也接到聖旨,率軍前來和皇甫嵩彙合,曹操這一段時間在兗州剿滅了幾股小股黃巾,正好鍛煉了他的人馬,雖然隻有兩萬餘人,卻也算得上精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