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 3)

魯 迅在《南腔北調集·題記》一文中,還專門提到《五講三噓集》:“靜著沒事,有意無意的翻出這兩年所作的雜文稿子來,排了一下,看看已經足夠印成一本,同時 記得了那上麵所說的‘素描’裏的話,便名之曰《南腔北調集》,準備和還未成書的將來的《五講三噓集》配對。我在私塾裏讀書時,對過對,這積習至今沒有洗幹 淨,題目上有時就玩些什麼《偶成》,《漫與》,《作文秘訣》,《搗鬼心傳》,這回卻鬧到書名上來了。這是不足為訓的。”

在這篇序言裏,魯迅是計劃在一九三四年前後出版這冊《五講三噓集》,卻不知為何,這本書並沒有如期出版。這本書雖然沒有出版,卻是在各種媒體上充斥著這本書的報道,這些報道既是猜測,也是期盼。

魯迅這樣一個好玩的人,他不喜歡被所謂的買方市場牽著走。越是有人說他要出版這樣一本書,那麼,他反而不那麼上心了。或許,這就是這本書一直沒有出版的原因。

這冊本來應該熱銷的魯迅的作品集,在出版之前,已經享受到了什麼樣的待遇呢?

首 先是盜版。在魯迅致楊邨人的那封公開信裏,魯迅這樣寫道:“至於所謂《北平五講與上海三噓》,其實是至今沒有寫,聽說北平有一本《五講》出版,那可並不是 我做的,我也沒有見過那一本書。不過既然鬧了風潮,將來索性寫一點也難說,如果寫起來,我想名為《五講三噓集》,但後一半也未必正是報上所說的三位。先生 似乎羞與梁實秋張若穀兩位先生為伍,我看是排起來倒也並不怎樣辱沒了先生,隻是張若穀先生比較的差一點,淺陋得很,連做一‘噓’的材料也不夠,我大概要另 換一位的。”

這段文字裏說,北平有一本《五講》出版,但魯迅並沒有看到。真是可惜得很,在現有的回憶魯迅的文章裏,均沒有找到關於這本盜版書的資料。不然,魯迅先生的“北平五講”的全部內容,便不必我如此三番地翻查別人的回憶文章了。

除 了盜版,還有關於魯迅先生要出版這本書的一些虛假新聞報道。比如這位楊邨人,便是聽說了魯迅要出這樣一本《北平五講與上海三噓》的書,於是率先發難。他在 給魯迅的公開信裏這樣寫:“一九三○年秋先生五十壽辰的慶祝會上,我是參加慶祝的一個,而且很親切地和先生一起談天,私心很覺榮幸。左聯有一次大會在一個 日本同誌家裏開著,我又和先生見麵,十分快樂。可是今年我脫離共產黨以後,在左右夾攻的當兒,《藝術新聞》與《出版消息》都登載著先生要‘噓’我的消息, 說是書名定為:《北平五講與上海三噓》,將對我‘用噓的方式加以襲擊’,而且將我與梁實秋張若穀同列,這自然是引起我的反感,所以才有《新儒林外史第一 回》之作。但在《新儒林外史第一回》裏頭隻說先生出陣交戰用的是大刀一詞加以反攻的諷刺而已。其中引文的情緒與態度都是敬愛先生的。文中的意義卻是以為先 生對我加以‘噓’的襲擊未免看錯了敵人吧了。”

魯 迅在《南腔北調集·題記》一文中,還專門提到《五講三噓集》:“靜著沒事,有意無意的翻出這兩年所作的雜文稿子來,排了一下,看看已經足夠印成一本,同時 記得了那上麵所說的‘素描’裏的話,便名之曰《南腔北調集》,準備和還未成書的將來的《五講三噓集》配對。我在私塾裏讀書時,對過對,這積習至今沒有洗幹 淨,題目上有時就玩些什麼《偶成》,《漫與》,《作文秘訣》,《搗鬼心傳》,這回卻鬧到書名上來了。這是不足為訓的。”

在這篇序言裏,魯迅是計劃在一九三四年前後出版這冊《五講三噓集》,卻不知為何,這本書並沒有如期出版。這本書雖然沒有出版,卻是在各種媒體上充斥著這本書的報道,這些報道既是猜測,也是期盼。

魯迅這樣一個好玩的人,他不喜歡被所謂的買方市場牽著走。越是有人說他要出版這樣一本書,那麼,他反而不那麼上心了。或許,這就是這本書一直沒有出版的原因。

這冊本來應該熱銷的魯迅的作品集,在出版之前,已經享受到了什麼樣的待遇呢?

首 先是盜版。在魯迅致楊邨人的那封公開信裏,魯迅這樣寫道:“至於所謂《北平五講與上海三噓》,其實是至今沒有寫,聽說北平有一本《五講》出版,那可並不是 我做的,我也沒有見過那一本書。不過既然鬧了風潮,將來索性寫一點也難說,如果寫起來,我想名為《五講三噓集》,但後一半也未必正是報上所說的三位。先生 似乎羞與梁實秋張若穀兩位先生為伍,我看是排起來倒也並不怎樣辱沒了先生,隻是張若穀先生比較的差一點,淺陋得很,連做一‘噓’的材料也不夠,我大概要另 換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