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應民在為遠出做準備,肖躍卻在為突然的任命做選擇。
原來王順明升為化肥廠經理後,產量和質量連續出現問題,每月的考核都受到副總餘家耀的嚴厲批評,但這人後台是總經理應華,輕易動不了,總得考慮上級識人任人的臉麵,至少要幹滿一屆吧。
餘家耀看上的是肖躍,有應華壓著,調動提升都沒有機會,楊麗輝做工作把肖躍調出來,其中就有餘家耀的影子,他盯著王順明的問題不放,也有向老總叫板的意思:看看的你提起來的幹部,德才不配位啊,是不是可以討論下人事問題了,大家才好安排?
公司中幹裏私下議論的也多,特別是在資源分配和考核力度的不同標準,大家都在向上麵發難,如原磷酸廠經理王坤林,他調到生產部任經理後,凡是對化肥廠的考核就撂挑子,即不表態,也不簽字,搞得副總們親自插手,按餘家耀的解釋:“老王這樣的做法不符合程序,但也怪不到他身上,考核到不了位啊”。
就在這樣的局麵下,磷酸廠經理薛明回家過年期間發生車禍,他和妻子骨折住院,後排的小姨妹卻是沒有搶救過來。
本來紛雜的反對聲就讓總經理應華忙著滅火,積極和各部門領導溝通商議,想著春節後在小範圍的進行調整,不曾想薛明又出事,還牽涉到人命,這讓手下無人的應華亂了方寸。
高層管理中如餘家耀就知道,薛明才是應總的重點培養人才,這人年青,文憑高,並且妻子那一邊在化工廳關係硬。
“可惜了,"應華和餘家耀說道,公司從上到下的潛規則,出過事的幹部沒人會用。
餘家耀是上一任的班底,現在這樣的時候,應華也改變了看法,部門裏總要選擇盟友,兩害相權取其輕,與其讓書記占上風,不如結一善緣,拉餘家耀入局,畢竟他資曆淺,再怎麼提拔,也需要時間。
“是啊,無妄之災,這樣的事故誰能預料呢?”餘家耀也很吃驚,薛明剛買半年的合資車,節前還做了保養檢查,事故原因眾說紛紜,還隻能私下談,公開場合時隻能怪在“運氣"上。話裏話外都是提醒應華,"運氣也是能力的一種"。
“他的問題不大,隻星短時間不能上班,”應華的目的不是薛明,而是和餘家耀達成一致,主要部門不能由其它人再插手。
“小餘,你在生產部多年,有合適的的人員可以提出來”,這是分地盤了,來之前吳向北提了意見,別太貪,拿下硫酸廠就是勝利。
餘家耀雖然不明白,按他的理解,磷酸廠和化肥廠才是重點,但還是堅決執行老領導的意圖。
“應總,開年後的生產任務緊,一線很需要有經驗、有魄力的領導,”餘家耀不急,別看待命的後備幹部多,能拉出來的也就三五人,有兩個還是應華都壓不住的老資格,比如牛勇,魄力大,人脈廣,能力強,誰敢用滅誰。
“我們的人才儲備還是不夠啊,小餘,下一步你身上還要加擔子,這項工作要重視起來,”應華是外來幹部,人才培養是他們這一類人的短板,隻能依靠餘家耀這樣從基層一步一步上來的同誌。